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视角 > "男丁格尔"成上海医院新角色

"男丁格尔"成上海医院新角色

2014-05-12 13:41 阅读:1416 来源:文汇报 责任编辑:龙斯微
[导读] 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记者连日来从上海各大医院采访获悉,护士角色正在打破百年来形成的性别局限,男护士越来越多。“男丁格尔”们的出现,除了弥补单性别给护理岗位造成的缺陷,也与这些年医学往高精尖方向发展的趋势相关。

    赶紧得体的白大褂,挺拔俊朗的外型,当吴德标、黄一乐、杨雄豪、陆晔峰一起出现在仁济医院,很容易被当做医生。意外的是,他们都是男护士,并且在医院里的“人气”还很高——不全因性别,还因他们独特的专科本领。

    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记者连日来从上海各大医院采访获悉,护士角色正在打破百年来形成的性别局限,男护士越来越多。“男丁格尔”们的出现,除了弥补单性别给护理岗位造成的缺陷,也与这些年医学往高精尖方向发展的趋势相关。

    没有他,医生直呼“没法手术”

    “德标是我的手,德标是我的眼,没有德标,我就没法手术了。”仁济医院胆胰外科主任王坚教授这句话在医院流传甚广,其中有“戏言”成分,但足见护士与医生之间的默契配合境界。

    对一个护士,这绝对是高度评价,更何况,吴德标进医院不过4年。“胆胰外科手术本身技术含量较高、风险大,王主任又讲究手术精细、出血量少,对护士配合要求很高。做到医生一伸手,甚至一个眼神,就递上医生要的东西,这只在电视里出现,现实中很少,但吴德标做得到。”同事们对吴德标的“神功”赞许有加。

    内行说,如此“心领神会”实则源于护士的苦练,不仅要熟悉不同手术术式的步骤,还要摸透每个医生的手术习惯、“路数”,这才能做到“跟着医生走,甚至走在医生前面”.而其中,动手能力较强的男护士天生喜爱琢磨这些,所以可能在这方面的表现会优于女护士。

    这点,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重症监护室护士冯升可以作为佐证。年纪轻轻的他,是该院“好护士家园”首名男护士园长。这不仅因为他像爸爸一样细心照顾患儿,他还特别善于发明创造,获得多个发明专利,造福病床上的危重患儿。

    在上海,“护士先生”的出现正在刷新了人们对传统护士的认识,他们出现在重症监护室、手术室、抢救室等面对急危重病人的重要岗位上,突破了“简单照护”的护士形象。

    并且,男护士也从此前的“零星出现”演变为现在的“群像”.据市卫计委门最新统计,上海注册男护士有918人,女护士有7万多人。男护士占比还不高,但增长量明显,根据2012年的统计,上海仅有649名男护士。

    医学发展,需要“护士先生”

    男护士的出现打破了单性别导致的职业缺陷。“比如,为男性患者导尿,男护士能避免尴尬;帮体重较重的患者翻身,男护士力气更大,避免患者因搬运过程造成的二次受伤。”胸科医院护理部主任颜美琼说,男性角色本身在常规护理中是有优势的。目前,该院有5名男护士,均在重症监护室。

    当然,无论是近年来男护士被医院“疯抢”,还是选择护理专业、护理岗位的男性呈上升趋势,背后的理由显然不止于此。

    “一些医疗器械的出现,给我们的职业发展带来了新空间。”黄一乐是仁济医院手术室护士,喜欢钻研手术室里的仪器设备。以机器人手术为代表,手术室里的“新式***”越来越多,有的手术整个房间都摆满仪器,这时候护士就得成为“仪器总管”,不仅知道怎么去用,还得知道怎么去维护,随时能够排除故障。

    在业内看来,正是这股医学发展浪潮,给男性更多的职业优势。有医生更直观的体验是,“爱打游戏,反应敏捷的男士,适应机器人手术的学习周期更短”.

    此外,护理学科本身的专业性更高。“护士已经从单纯地执行医嘱、**发药,转型而为病人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的全方位照顾。因此在我国,大学本科护士越来越多,也需要男性思维加入护理行当,提升整个学科。”瑞金医院护理部主任吴蓓雯说。去年,该院***了一名博士,成为该院第17名男护士。

    此前,仁济医院已尝到科研型男护士的甜头。2010年,从交大医学院硕士毕业的陆晔峰进入仁济医院,成为肝移植监护室护士。起初,“护士姐姐”还对这个唯一的学院派男丁有成见。但很快,大家不仅“服帖”了他的临床能力与肯吃苦的态度,还和他一起“做科研”.陆晔峰进院工作4年,已发表了8篇论文。

    研究男护士特有的发展路线

    当然,这群“护士先生”也有工作中的烦恼,而这为男护士的职业稳定性带来不确定性。

    黄一乐说,“2004年,我还在交大医学院读书时就开始接触临床,当时,家属和患者对一个男人来铺床、**还是会带着异样眼光的,如今好些了,但职业偏见还是存在的。”

    吴蓓雯分析,面对新现象,得加紧研究到底什么样的科室、岗位适合男护士,给他们设计发展路径,不仅有利于人员稳定性,也是间接在造福患者,服务医疗发展。

    目前,上海三级医院普遍对男护士“重点培养”,有的送到国外著名医学院进修,有的给予个性化科室轮转设计与辅导。值得欣喜的是,不少男护士的“职业感”还十分强烈。一个“80后”上海男护士说:“如果穿着白大褂被当成是医生,我可不会偷着乐,既然从事一份职业,我希望让社会真正认识。”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