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对医院的患者来说,最可靠最可爱的就是身边的医护人员。护士节来临之际,笔者走进即墨市中医医院,探访这些穿白衣戴燕帽的人,体验她们光环之下不为人知辛苦的一面。
“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
早晨7点半,交班之后,护士们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而7点半只是个模糊的数字,一天三班倒也只是笼统的概念,只要患者需要,他们随时都是加班加点。重症监护室的护士,为照顾一些特殊的患者,一个人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甚至是20多个小时。
没有节假日的意识,没有黑天白夜的区别。假节日,护士们依然忙碌在岗位上,不能陪着孩子学习,不能回家看望父母;夜班,一两名护士负责整个护理单元的所有工作,哪怕是半夜,只要**一响,护士们就闻声而动,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患者身边。甚至是生病也坚持上班,怀孕也要坚持到临近预产期才能休假 ,因为人员紧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有一个人缺岗,另外的人员就要加班替班。
“阿姨,今天感觉怎么样?”韩护士长每天7点半之前就会来到病房查看病人病情的变化。在2楼的神经外科,护士们忙着为病人分药、晨间护理、换床单……神经外科卧床病人多,病人病情较重,生活能自理的少,护士们需要进行一些工作协助病人翻身、呼吸。“有的时候需要帮病人吸痰、处理大小便,被喷得一身脏是很正常的事。”韩护士长边忙活边说。
这时候,6楼的张护士长正和护士们忙着准备手术器材,“一个月大概要跟500台手术吧,一天十几台是正常的,半夜回来加班也是常事。”
洗手对普通人来说是再普通不过的小事,可是对张护士长和她们这里的20位护士来说却是件非常严肃的事。每台手术都需要严格的刷手,前前后后消毒十几次是很正常的。
据护理部的宋主任介绍,即墨市中医医院护理岗位大约有270位护士,大家分布在 15个护理单元和相关科室,来住院的病患较多,各个岗位都不轻松,急诊室、神经外科、普外科、手术室等护士工作任务尤其重。
病患家属压力大,得会“察言观色”
上午十点左右,许军华正在妇科病房照顾一位宫外孕患者 .“远房亲戚不如咱家护士啊。”一位患者凑到记者跟前说道。
在学校上学的时候,许军华就特别羡慕穿白大褂的医护工作者 ,2004年护理科本科毕业后,她就走上了护理这条路,一走就是10年。从护士到护师,再到主管护师,如今,许军华已经是即墨市中
医医院肛肠科病区的护士长。
许军华说,她有一个儿子,孩子两岁半的时候去北京住过3个月的院,当时承受的经济压力 、心理压力都很大,情绪上的起伏也比较大。由于自己也做过病患家属 ,她非常理解家属的心情,大家都企盼着自己的家人早日康复,着急上火免不了。“护士的工作很累很忙,即使这样有的时候也会有病人家属朝我们发脾气。这种时候,我就会换位思考,其实他们不是对护士有意见,真的是着急上火,心情不好。”她说,这种时候就需要护士们多承担一些,不仅要做好平常的护理工作,还要对家属多一些关怀,多和他们进行沟通,学会“察言观色”.
关怀无微不至,感动病患家属
护士们的耐心和爱心,经常会感染病房的患者和家属 ,并得到大家的回馈。“远房亲戚不如咱家护士啊。”一位患者凑到笔者跟前说道。
有些事,许护士长记忆深刻,感动至今。2013年,胶州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子车祸入院,他是单身,远房亲戚过来看了下就走了。当时情况十分危急,最后医院出费用为病人做了开颅手术,术后接近一个月都是科室的护士们在照顾他的起居饮食。
很快,出院的日子到了,可是这位患者身上连回家的车费都没有,这时候护士们慷慨解囊为患者凑路费和生活费,让人欣喜和感动的是,同病房的患者家属受到这种爱心感染,也纷纷加入的捐助的队伍。
据许护士长介绍,这种家属参与的爱心事件经常发生。2012年的一天,病房里传来一位小女孩的哭声,许军华循声跑过去。小女孩是即墨一中的高中生,可是由于父亲经常生病,不想让孩子上学了。许军华很激动,出自农村家庭的她深知小女孩生活的窘迫和对知识殿堂的向往。许军华找到了小女孩的父亲,和他沟通,劝他坚持坚持让孩子上完学,还给孩子出主意,去找找班主任。就在这时候,一位患者家属知道了小女孩的情况,二话不说就资助了小女孩几千块钱。
“希望在医院能有和谐的医患环境,鼓励大家换位思考、相互理解。”许军华说。
“太忙了,没时间过节。”护士节到了,护理部的宋主任说,大家的工作任务比较重,前阵子举办了“护士理论与技能大赛”,5月13日,还会请专家来给护士们讲讲课,就算对节日的庆祝了吧。
相关阅读:
青岛:护士撂挑子 医院干瞪眼
港媒:为何越来越多护士出国就业
你所不知道的白衣天使
护士谈护患关系 “我们不是服务员,是医疗工作者”
护士炼成记:3分钟接10个病人
“远房亲戚不如咱家护士”
你好,护士先生
护士先生:请社会多一分理解
广东仍需注册护士18万
宁波男护士仅200多人 就业很吃香,对象不好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