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浙江温岭杀医事件之后,“暴力伤医”现象似有愈演愈烈之势,深圳也没能独善其身。11日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应63名全国、省、市、区四级人大代表要求,座谈商讨缓解医患矛盾之策。记者从会上获悉,全国第一部“医患关系”法规有望明年在深诞生。
深圳一直在努力进一步改善医患关系——继近日深圳某媒体与市关爱办共同主办“暴力伤医零容忍”主题座谈会之后,11日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应63名全国、省、市、区四级人大代表要求,组织相关职能部门以及社会各界代表,座谈商讨缓解医患矛盾之策。记者从会上获悉,全国第一部“医患关系”法规有望明年在深诞生。
全国第一部“和谐医患关系”法规有望明年在深诞生。图为2013年重阳节前夕,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医生看望住院老人。
10月25日浙江温岭杀医事件之后,“暴力伤医”现象似有愈演愈烈之势,深圳也没能独善其身。来自市医管中心的统计显示,近一个月内,仅深圳市属公立医院就发生4起暴力伤医事件。
如何保护医卫人员的人身安全,重塑正常的医疗秩序?深圳选择从“法”入手。据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蒋宇扬在会上介绍,早在今年5月,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便开始为“医患关系”立法展开调研,法规内容主要分两部分:一是强化医卫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二是打击“医闹”和“暴力伤医”的行为。目前,这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预计今年12月份召开的市人大常委会议上将有一份正式的立法说明,明年这部法规有望上会审议。如果得以通过,深圳或将成为国内第一个为“医患关系”立法的城市。
分析医患矛盾的成因时,多位与会代表提到了医疗资源的供需矛盾造成了医疗质量的下降。基于这个逻辑出发点,他们提出了加大**财政投入和医院改革进一步“去行政化”这两大建议。
据市医师协会代表张树本介绍,市属公立医院日门诊量达到8000——10000人次,平均每个医生每天要看上百个患者。“我看医院有时候就像车间的流水线,每天那么大的工作量,怎么保证医生的医疗质量。”市人大代表郑学定在参加昨天的会议前,专门去医院进行调研。他认为,医疗资源配置的不平衡造成了大医院人满为患,而深圳关于“医院-社康中心双向转诊”的改革,又受制于社康中心医疗条件的不足,而没法真正落到实处。
市人大代表肖幼美说:“为什么不能多拿出来些钱搞医疗,如果社康中心的人、财、物配不齐,双向转诊的制度也很难建起来,那么大医院就永远人满为患,医患关系就存在潜在危险。”
肖幼美还提到了医院行政化管理给医疗质量带来的损害,医生疲于应付上级部门的考核,把本来就不多的时间花在补资料、补病例、填档案上了,哪还有更多精力来看病。
此外,为了让医生能把全部精力用在医疗上面,不少与会代表还提出建立第三方调解机构,司法部门加强对专业“医闹”的打击力度等建议。
最新!医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万增加到2023年的19....[详细]
连续工作满15年或累计工作满25年且仍在岗的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在满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