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药资讯 > MDS分子时代的黎明

MDS分子时代的黎明

2011-07-12 11:37 阅读:1421 来源:八爪 作者:q****e 责任编辑:qionghe
[导读] 骨髓异常综合症(MDS)的诊断及预后判断经常困扰着临床大夫。本期NEJM的这项临床研究,丰富了对MDS遗传学机制的现有理解,预示着MDS分子时代即将到来。

    骨髓异常综合症(MDS)的诊断及预后判断经常困扰着临床大夫。本期NEJM的这项临床研究,丰富了对MDS遗传学机制的现有理解,预示着MDS分子时代即将到来。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Myelodysplasia Syndrome, MDS)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以外周血细胞减少、骨髓出现病态造血为主要特点。目前在攻克MDS的过程中遇到了两座难以逾越的“大山”,即诊断预后判断

    诊断方面,尽管WHO分型综合考虑了骨髓象、血象及细胞遗传学等方面,显著优于早年的FAB分型,但是依然面对着许多挑战。约半数的原发性MDS患者的核型都是正常的,因此上述分型绝大部分还是依赖形态学的诊断,且必须排除继发性MDS的可能。而某些来源未知的难治性全血细胞减少症甚至缺乏确切的形态学特征,使得MDS的诊断难上加难。

    判断预后方面,目前常用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Scoring System, IPSS),FAB分型及WHO分型均适用。IPSS分为高危、中危-2、中危-1、低危等四个等级,其中高危及中危-2主要表现为疾病进行新发展和低中位生存率,常需要异体干细胞移植、DNA低甲基化处理等积极治疗手段;相反,中危-1及低危常只需要观察,或者行输血及生长因子支持治疗。IPSS看似合理,但其依然没有考虑到各个等级中的遗传异质性,这在低危组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那么今后适用于临床工作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应该如何?对于诊断,毫无疑问更为详细准确的分型是王道;而针对预后判断,我们所需的预后评分系统不仅须与治疗方案密切相关,还得含有遗传识别等内容。本期NEJM的这篇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点突变的临床效应》,则在实现上述目标的路途上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Bejar及其团队发现,MDS患者中的体基因突变非常常见,并且体基因点突变往往和特定的临床特点与预后高度相关。与此同时,其阐述了MDS分子发病机理的说明性原则,并发现同一个病人中往往发生多种突变,且多种突变间存在可能的“合作”功能。上述发现极大地丰富了对MDS的遗传学机制的现有理解。

    综上所述,无论是阐明致病机理、方便简化诊断、评价预后还是确定新的治疗靶点,都必须对MDS繁杂的遗传异质性进行准确而详细的分型,预示着MDS分子时代的黎明即将显现。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