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莱顿大学医学中心心脏病科的Laurens F. Tops博士等人通过研究发现,导管消融治疗房颤后出现左心房(LA)逆重构,同时LA应变率改善;基线时的LA应变率是LA逆重构的***预测因子。
LA逆重构与导管消融后LA应变率改善之间的相关性迄今尚未进行过研究。Laurens F. Tops博士等人的研究共入选了148例以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的患者,分别在基线和平均随访13.2±6.7个月后以超声心动图评估LA的容积和应变率。根据随访时的LA逆重构情况对研究人群进行分类:有效者定义为长期随访过程中最大LA容积减少15%或以上的患者。左心房收缩(LAs)应变率采用组织多普勒成像评估。该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导管消融治疗房颤后,长期随访期间LA应变率的变化;寻找LA逆重构的预测因子。
结果,随访期间,有93例患者(63%)被归为有效者,55例患者(37%)被归为无效者。基线时,有效者的LAs应变率明显高于无效者(19±8% vs. 14±6%;P=0.001)。在有效者中,随访期间的LAs应变率较基线时明显增加(从19±8%增至22±9%;P<0.05),而无效者的LAs应变率没有变化。基线时的LAs应变率是LA逆重构的***预测因子(比值比:1.813;95%可信区间:1.102~2.982;P=0.019)。
2015年5月19日,由澳大利亚药理学会和英国药理学会主办的澳-英联合药理...[详细]
2月28日,GW制药宣布美国FDA授予该公司用于治疗儿童Lennox-Ga...[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