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中国儿科界的重大损失!沉痛悼念王岱明教授

中国儿科界的重大损失!沉痛悼念王岱明教授

2022-10-11 17:10 阅读:2091 来源:见文末 作者:爱爱医小编 责任编辑:爱爱医小编
[导读] 沉痛悼念!王岱明教授您一路走好


沉痛悼念!


2022年10月9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发布讣告: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著名儿科感染病专家、原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传染科主任王岱明教授因病于10月9日12时28分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逝世,享年90岁。


王岱明教授为我国儿科学和儿童传染感染病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她的逝世是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和中国儿科界的重大损失。


据悉,王岱明教授出生在上海一个受到西方文化熏陶的家庭,父母是受西方教会学校教育长大的,舅舅是西医,家里时常说英语,她耳濡目染,长大后去教会学校接受教育也就水到渠成。

王岱明教授的中学教育在上海圣光中学(Holylight Middle School)完成,这是一所由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与众多中国要人共同创办的教会学校,校董包括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以及张治中等,教育很严格。

加拿大院方不断挽留

1980年,王岱明教授在院长的指点下,参加了全国第一批公费出国留学的选拔考试,她因此获得了去加拿大学习的机会,而这段出国的经历,正是她医术得到“强有力”提升的第二阶段。

来到加拿大后的第三天,加拿大院方的院长和感染科主任就命令她一起查房,以此故意考验她。在儿科医院多年的磨练,让王岱明教授轻松地做出了正确的判断,提出了治疗建议。

加方院长和传染科主任当即对她说:“Doctor Wang,以后请你每天下午参加流动性会诊,共同诊断全院疑难病例,不用做住院医生了。”

王岱明教授因此很快进入在加拿大交流学习的正轨。在这段岁月里,王岱明教授仍非常刻苦,有机会她便接触疑难病人,锻炼临床思维;经常去实验室,开拓技术知识;结合自己的经验,再加上与国外先进医疗的交流,使得王岱明教授的医术又有了飞跃式的进步。

一年以后,王岱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换一所医院继续学习,原因是“想到另外的地方多学习一点”。 

走的时候,院长热情地挽留她,告诉她在这里的专用科研经费会为她保留十年,只要她愿意回来,就可以继续做研究。但去意已定的王岱明教授谢绝了院长的好意。

我不收红包,这是对于医生的侮辱

王岱明教授在临床中将自己数十年从医和研究经验不断传授给年轻的医生,“遇到复杂疑难病例,要抓住第一线资料”。她指导年轻医生们结合病儿的详细病史,整理思路,像梳辫子一样,做出诊断。

“很多病有共同的症状,一个病有不同的症状,假如不能很好地掌握,可能会误诊。许多经验是书本上找不到的,活的资料是一生的宝贵经验。”

在加拿大交流的经历让王岱明深刻体会到了国内外医学发展的差异和差距。中国医学之所以没有达到世界一流的地位,她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不够重视基础医学;


二是没有结合临床需要进行有效的实验室研究。

中国有自己的优势所在,有更大的病人群,可以很好的做临床经验总结。“要学习国外,关注病人的变化,经常随访,再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就可以发表高质量的文章。”

在行医中,王岱明教授有个坚定的原则:“我不收红包,这是对于医生的侮辱。”

1997年,王岱明教授主编的《传染病手册》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98年,王岱明教授主编的《现代感染病学》由上海医科大学出版。

王岱明教授的成长历程,对许多儿科医院儿科医生的成长范本;她的临床经验和临床思路,是每一位听过她查房讲课的儿科医生的珍贵财富。

来源|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复旦儿科感染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