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会,基层用药有望适当放开
2021-10-11 09:00
阅读:3985
来源:基层卫生健康
作者:爱爱医小编
责任编辑:爱爱医小编
[导读] 基层医疗迎来五大利好。
基层医疗迎来五大利好。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部署健全医保制度体系,更好满足群众就医用药需求。仔细研读会议通稿,深感基层将迎来五大利好。新医改以来,我国基层医疗在强基层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此次会议作出针对性改进。会议将“更好满足群众就医用药需求”作为“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的主要目标,同时指出,将完善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相信在未来医保药品目录调整过程中会重点考虑基层医疗机构与二三级医院的用药衔接,放宽基层用药限制,更多地支持医共体、医联体建设,推进分级诊疗,特别是在慢性病用药方面会最大限度地予以放开,满足基层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用药需求。会议提出,要“稳步提高基本医保门诊报销待遇”,作为以“门诊”服务为主的基层,这一点无疑也是重大利好之一。按照之前医保改革的趋势,这里“稳步提高基本医保门诊报销待遇”首先可能是扩大门诊统筹实施的范围,将原本仅计划在职工医保中开展的,扩大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其次,可能大幅度增加门诊慢病的病种数量;第三就是适当提高门诊慢病报销比例或额度。而这些政策措施,无疑对刺激基层医疗服务复苏都有好处。会议特别要求,建立基本医疗体系、基本医保制度相互适应的机制。完善医保支付政策,推动分级诊疗、医联体等发展,将符合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促进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减少“小病大治”、过度医疗,提高医保资金使用效能。值得注意的是,提出要“建立基本医疗体系、基本医保制度相互适应的机制”,显然这里针对的是目前基本医疗体系和基本医保制度还不能相互适应,“需要医保更多的适应基层医疗的特点,比如更科学合理的认定‘挂床住院’、增加门诊基金账户总额等,也需要医疗更多适应医保管理,加快推进基层医疗规范化建设。”会议在提升医保经办服务水平方面,要求建立覆盖省市县乡村的医保服务网络。显然这里除了组建经办机构外,更重要的是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和服务能力,既要方便群众,也要方便基层医疗机构,这实际上就包括在全国实现门诊费用线上结算。会议决定“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发展,丰富面向老年人等的保险产品。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进一步加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人口流动趋势使得农村、边远贫困地区、远离城市中心地区老龄化愈发明显,这些地方的老人也越发需要更多的保险产品,特别是长护险,同时,这些地方也急需提升基层医疗能力,以满足老年人医疗需求。总之,这次国常会审议通过的“十四五”医保规划,对于基层总体利好很多,作为基层应该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为群众提供更好的贴心的医疗卫生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