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NEJM:糖尿病患者多支血管血运重建的策略

NEJM:糖尿病患者多支血管血运重建的策略

2012-12-11 10:37 阅读:2249 来源:爱爱医 作者:胡*玉 责任编辑:胡泽玉
[导读] 已有的一些比较糖尿病患者的血管重建策略的随机试验表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比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预后要好。CABG对动脉导管的使用以及术后患者的抗血栓治疗都有提升的效果。

  对多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的患者进行血管重建在当今全球都是很普遍的。仅在美国,每年就有将近700,000位多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的患者进行血管血运重建,其中约有四分之一的患者伴有糖尿病。

  已有的一些比较糖尿病患者的血管重建策略的随机试验表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比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预后要好。CABG对动脉导管的使用以及术后患者的抗血栓治疗都有提升的效果。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个结论,相关研究人员收集大量的数据,对患者实行PCI和CABG并检测术后的预后。并且研究人员还提出了试想:积极的药物治疗和药物洗脱支架的使用是否可以改变多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的血运重建方法。

  该试验研究共纳入1900例同时伴糖尿病和冠脉疾病的患者,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3.1± 9.1岁,其中29%是妇女,83%患者伴有三支血管病变。受试者被随机分配接受CABG或PCI(西罗莫司或紫杉醇洗脱支架)治疗,PCI组有953人,CABG组有947人。两组病人术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至少维持12个月,随访时间最低为2年。任何原因引起的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或者非致命性卒中,都作为这项研究的主要终点。

  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药物洗脱支架——西罗莫司洗脱支架和紫杉醇洗脱支架的使用对病人的主要终点发生的影响并没有显著差异。

  在中位3.8年随访期间,PCI组和CABG组分别有205和147例患者出现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或者非致命性卒中。

  5年期随访中,任何原因导致的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或者非致命性卒中的发生率,在PCI组为26.6%,在CABG组为18.7%。CABG组的5年主要终点发生率显著低于PCI组,5年全因死亡率和心肌梗死发生率亦为如此。这意味着CABG组相对危险度显著降低30%。

  5年期随访中,PCI组有13.9%的病人发生过心肌梗死,而CABG组的心肌梗死发生率为6.0%。在手术30天后的发生的心肌梗死,PCI组中有81人,CABG组中有29人。可以看出,PCI组的心肌梗死发生显著高于CABG组,主要集中在术后30天内。

  5年期随访的卒中发生率,PCI组为2.4%,CABG组为5.2%。实验数据分析显示,CABG组卒中发生率较高,主要是由于在手术后30天内发生的卒中较多所致,其中大部分(87%)为缺血性卒中,13%为出血性卒中。

  既往实施的BARI-2D试验曾得出与之相似的结果。2010年心肌血运重建指南建议,在冠脉病变程度更适宜手术治疗的情况下优选CABG。2011年PCI和CABG指南亦提示在同时伴多支血管病变和糖尿病的患者中CABG优于PCI。

  因此,对于多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CABG应为首选血运重建方法。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比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预后要好,与PCI相比,CABG可以降低死亡和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但中风的发生率会比PCI高。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