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一群普通的护士,每天面对的都是病人;可他们又是特殊的一群,因为他们的病人都是精神病患者。
除了对病人长年累月的悉心护理外,他们还遭遇着其他护士体味不到的辛酸:被患者袭击至头皮撕裂、耳膜穿孔、鼻骨骨折;被亲友误解,被社会歧视,屡屡相亲却找不到愿意相守一生的伴侣。
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在这个节日到来前夕,记者来到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走近这些守护“精神世界”的白衣天使。
“5·12”国际护士节是全世界护士的共同节日,是为了纪念近代护理的创始人——英国护士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又被称为“提灯女神”)于1912年设立的。设立国际护士节的基本宗旨是倡导、继承和弘扬南丁格尔不畏艰险、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勇于献身的人道主义精神。
封闭的病区也封锁着护士的心灵
对于刚来的病人,护士要认真清洗,防止疾病传播到生活区。
正在给新来的病人处理伤口
夜里要给重症患者喂水
累
梳头、洗澡、喂药、喂饭,都是他们的活儿
5月7日早上8时许,天空飘起细雨,空气湿润。
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护士杨静正在给一名40岁左右的女患者梳头。
“听话啊,别乱动,很快就好了。”杨静语气柔和,仿佛对方是一个孩子。
杨静所在的病区是慈善惠民病区,主要收治街头流浪、无家可归的精神病人,同时还收治长期被关锁在家、有严重肇事倾向的重症病人。
“梳头、洗澡、喂药、喂饭,甚至换衣服,都是我们的护士来做。”该病区护士长吕文佳说。
今年是男护士宋征佩在此工作的第8个年头,他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去年有次他值班时,救助站送来一名流浪患者。车门刚打开,一名衣着脏乱、散发着恶臭的病人就跳了出来,他好不容易抓住对方的手,将其带到病区。在为其脱衣洗澡时,宋征佩发现病人的口袋里有软绵绵的东西,仔细一看,竟然是大便。
“常常是这样,前几天一个患者来时,边走路边掉虱子。”宋征佩笑笑说,每送来一个流浪患者,大家首先让他们变得干赶紧净。
苦
被抓咬是经常事,严重者甚至脑震荡、耳膜穿孔
打开一把大锁,拉开厚厚的铁门,转身,关闭铁门,再上锁,是这里的护士们每天要重复N遍的动作。
“没办法,怕有些病人突然跑出去,而且还有一些病情比较重的病人,大多有伤人的倾向,只能这样。”护士长吕文佳说。
因为面对的是精神病患者,被抓、被咬、被打,对这里的护士们来说,早已习以为常。
摸着左脑上方的疤痕,24岁的王翠翠说,一天她照顾病人们吃晚饭,一名女患者突然发病,猛地抓着她的头发将她摔在地上,头一下子磕在凳子上,血流不止。“被缝了7针啊!”王翠翠苦笑着说,那时她刚来实习不到一个月,经过这件事,她确实害怕了,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她最终决定留下来。
院长霍顺利说,近三年,医院有27名医护人员因保护病人不同程度地受到伤害。而这个数字仅是统计的受伤比较严重者,比如脑震荡、头皮撕裂、耳膜穿孔、鼻骨骨折等,像扇耳光、被抓伤咬伤、掐脖子等,因太普遍则不在统计范围之内。
因工作压力大、风险大,不少护士试岗仅有几天就离开了。医院护理部干事樊增华介绍说,去年有20多名护士辞职,前年则有30多名。今年试岗的40多人中,仅有15人暂时留下。“医院每年都在招人。”樊增华说。
酸
因职业特殊,男护士相亲近20次找不到女友
辛苦、劳累、挨打,这些精神科护士们都能忍。但被误解、歧视却成为他们难以跨越的一道“坎”。
26岁的女护士杨静,眼睛大大的,睫毛又密又长,大家都说她长得很美。可自从她去年当上精神科护士后,男友因接受不了她的职业提出分手。
25岁的男护士吴礼博在这里工作两年了,其间他接受过近20次的相亲,80%的女孩都因为职业原因不愿意与他继续交往。“大多数人一听是精神科的护士,就从心理上排斥。”吴礼博无奈地说,他有些气馁,不知能否找到相伴一生的女孩。
据了解,慈善惠民病区的14名男护士仅有4人已婚,其中2人的妻子还是同学。吴礼博说,这已经成了大家心中的伤痛,聊天时,他们不约而同地“回避”这一话题。
声音
工作25年的护士长吕文佳:“有些患者无依无靠,家庭贫困,又摊上这个病,没人管,我们再不管,他们可咋办?”
当精神科护士1年多的杨静:“他们有时挺孩子气,会说,‘护士,我今天表现得不错吧,你奖我个东西吧’,那时感觉自己可像幼儿园阿姨。”
他们共同的声音:“很多人不了解精神病患者,常常觉得他们很可怕,其实不是这样,他们不发病时挺正常的,相处久了你会发现,他们也有可爱之处。”
2015年5月19日,由澳大利亚药理学会和英国药理学会主办的澳-英联合药理...[详细]
2月28日,GW制药宣布美国FDA授予该公司用于治疗儿童Lennox-Ga...[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