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视角 > 手把手教你“问诊”,怎样与患者“愉快”的交流?

手把手教你“问诊”,怎样与患者“愉快”的交流?

2017-05-11 18:40 阅读:9208 来源:治趣 责任编辑:谢嘉
[导读] 问诊作为临床诊疗中的重要环节,是医生收集第一手疾病资料最主要的渠道!But,道理谁都懂,但是并不是每一位医生都能做好问诊,尤其是刚入门的医学小白。那么,成功的问诊应该是什么样的?有没有技巧呢?
  问诊作为临床诊疗中的重要环节,是医生收集第一手疾病资料最主要的渠道!But,道理谁都懂,但是并不是每一位医生都能做好问诊,尤其是刚入门的医学小白。那么,成功的问诊应该是什么样的?有没有技巧呢?

  成功的问诊往往是平顺自然的,让患者在“聊天”中自觉“吐露心声”,医生也能够在这些“心声”中迅速洞察患者的潜台词并且善于抓住这些线索。成功的问诊者往往善于掌控问诊全局。

  接下来,治趣将从不同的角度,为大家介绍一些问诊小技巧。当然,每一种技巧都有局限性,并不是在任何一个问诊中都适用。

  开放性问题

  开放性问题通常用于获取一般信息。这种问题最常用于问诊的开始阶段或是切换话题时。一个开放性问题能给患者“发散”的机会,让他们自由地讲述他的故事,而不局限于一个特定的答案。开放性问题不能用“是”或“否”来回答的。例如:

  “你胃痛吗?和我说说胃痛的情况吧”

  “给我讲讲你的头痛吧”

  “你得心脏病之前身体怎么样?”

  当然啦,问题可以开放,但也不能过于发散!过于发散的谈话是需要医生用感性而又坚定的手段来收回问题。另外,这种自由的谈话方式显然不能用于过于健谈的患者,比较适用于安静内敛的患者。

  封闭性问题

  开放性问题问完后,咱们就要将关注点放到一些重要问题上,封闭性问题就用于完善这些细节。这种类型的问题几乎不给患者解释和评价的机会,通常用一个词或一个简短的句子来回答。例如:

  “你觉得痛吗?”

  “你从什么时候开始觉得有灼烧感的?”

  “你觉得这种疼痛和溃疡的疼痛比起来怎么样?”

  切记,在提问封闭性问题时,要特别注意提问的方式,避免诱导患者给出有偏颇的答案。

  症状问诊的基本框架

  问诊永远不等于“跟病人唠嗑”,医生进行问诊,往往带有很强的目的性,这就决定了医生问诊不能“说到哪儿是哪儿”,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症状的问诊就有一些基本框架,如部位、发生时间、诱发缓解因素、性质、放射、严重程度、时间特点以及伴随症状。这些元素用来描述疾病的症状特点,下面是一些症状问诊的常用问题,一起来学习吧!

  1.部位

  “你觉得背部哪里痛?”

  “你还觉得其他地方有这种感觉吗?”

  2.发病(包含时间)

  “第一次发作是什么时候?”

  “持续了多久?”

  3.诱发因素

  “什么情况下会加重?”

  “活动会加重你的气短吗?”

  4.缓解因素

  “什么方法可以让你觉得舒服一些?”

  “吃点东西能缓解症状吗?”

  5.性质

  “是什么样的感觉?”

  “你所说的‘针扎样的痛’是怎么样的?”

  6.放射

  “你胸痛发作的同时有没有觉得其他部位也痛?”

  “你肚子痛的时候,这种感觉是持续不变的还是有变化的?”

  7.严重程度

  “你呕吐了多少次?”

  “这次的疼痛和你上次骨折比起来怎么样?”

  8.时间

  “会把你疼醒吗?”

  “当你情绪低落的时候疼痛会发作吗?”

  9.伴随症状

  “你疼的时候会觉得恶心吗?”

  “当你开始出汗的时候你还注意到有其他变化吗?”

  这么多不好记?来份口诀就可以了!口诀O-P-Q-R-S-T是症状要素首字母(刚好是连着的哦),分别代表发病时间(onset)、诱发缓解因素(precipitating)、性质(quality)、严重程度(severity)以及时间(temporal),这有助于刚入门的医学小白记住症状问诊的要点。

  同时,环境因素(setting)也很重要,注意询问症状的出现是否与暴露于环境中的某种特殊物质、进行某项特殊活动、在某种特殊情绪下或某种特殊环境有关。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对问诊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也知道应该怎么去做了!但是,这才仅仅是开始哦,知道技巧以后还要付诸实践,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下一次问诊的时候,别忘了在“开口说话”之前,先想想应该怎么说哦~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