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医疗卫生系统吃回扣、收红包、请客送礼等显性**盛行,但现在开始向重复检查、过度用药、开大处方等“隐性**”转变。隐性**,因为理由冠冕堂皇,找不到直接责任人,不好处理。但隐性**和明火执仗的**相比,危害更大,流毒更广。某院长撰文表示,医疗“隐性**”才是医改真正的大敌。
从“8瓶输液”到“7个支架”
2009年,全国13亿人人均输液达8瓶,世界之最。之后,媒体报道1心梗患者被放“7个支架”.对于输液,医生们往往有怨言——是患者主动要我们给药**的。但肯定没有患者会主动要医生在自己心脏上“大兴土木”,因为“支架放3个以上就失去临床意义”.而此前也早有专家指出,让病人过多做CT检查,其放射量会增加患癌的风险。这些治疗和检查消耗了大量人力和财力,却并未明显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反而给患者带来了生理和心理痛苦。
大医院过度扩张
大医院过度扩张,加速了医疗资源的不合理分配,是造成看病贵的重要原因。但大医院扩张的支持者大有人在。这些支持者大多也是践行者,认为这样可以让老百姓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可以缓解看病难。一方面,大医院的医务人员喊着过劳死,累,另一方面医学毕业生都想往这挤,如果哪个医院再扩张几个床位,该院的医务人员一定在群里转发欢呼。总之就是能扩的一定扩,不能扩的羡慕不已。
市场竞争可让“隐性**”见光死
我们潜意识里,喜欢把一些东西脸谱化,认为民营的都是嗜血的,都是挣钱不择手段的。其实,正因为我们的习惯,正因为我们对民营资本的不信任,才给莆田系这个怪胎一个机会。要知道梅奥、剑桥这些都是民营的。
只有公平公开的医疗市场形成,医务人员愿意流动,可以流动,流动之后收入和地位不降,才是医改成功之时。随之,医疗领域的“隐性**”也会见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