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分级诊疗怎么改?二甲医院不转型就只能熬着!

分级诊疗怎么改?二甲医院不转型就只能熬着!

2016-06-11 20:42 阅读:1347 来源:腾讯财经 责任编辑:谢嘉
[导读] “只能熬着。”上海某二甲医院院长对腾讯财经表示,分级诊疗会把二级医疗机构推向死路。

    “只能熬着。”上海某二甲医院院长对腾讯财经表示,分级诊疗会把二级医疗机构推向死路。

    之前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赴上海市调研医改工作时称赞,上海市的分级诊疗成效明显,且多项改革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分级诊疗,是指由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级别疾病的治疗。开展分级诊疗工作。

    ***总理**在2014年**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健全分级诊疗体系”;2015年**工作报告又称,要“完善分级诊疗体系”.

    事实上,在分诊医疗的改革中,包括上述这家医院在内,不少二级医院的日子都不好过。

    根据分诊医疗改革中各级医疗机构诊疗的具体定位,对比三级医院主要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服务,二级医院主要接收三级医院转诊的急性病恢复期患者、术后恢复期患者及危重症稳定期患者,而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康复医院、护理院等(以下统称慢性病医疗机构)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老年病患者、晚期肿瘤患者等提供治疗、康复、护理服务。

    上述院长对腾讯财经称,这些包括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消化疾病、骨性关节病等慢性病患者从二级医院流向社区医院,会直接影响医院的收入。与此同时,为了打破多年来“以药养医”运行机制,医改也推出了“药品零加成”等政策。作为曾经药占比近50%的某二甲医院来说,这也直接降低了医院创收。

    一位不愿具名的医疗业内部人士对腾讯财经表示,分级诊疗是医改的唯一途径。据北京市卫生计生委统计,去年全市医疗机构诊疗人次达2.19亿,外来就医流动人口平均每天达70万,北京也被人们称为“全国看病中心”.然而在三甲医院就诊的病人中,大约30%的病人并不是疑难重症,而是应该在基层医院就能治疗。这也是分级诊疗的目的。

    对于本来就属于“鸡肋”存在的二级医疗机构被市场淘汰也属于正常。对于它们来说,该人士认为:转型才是其当务之急。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刘国恩对腾讯财经表示,在分级诊疗改革中,二级医疗机构的位置比较尴尬,它们需要向上或下游进行转型,比如转型为以全科医疗服务为主的社区医疗机构或者是转为专科机构,关键是二级医疗机构得找准自身的定位,才能够化解在改革中的尴尬身份。对比国际通行的医疗机构机制,二级医疗机构的存在是中国特色,因其历史的原因。

    上述二甲医院院长对腾讯腾讯财经表示,为了适应分级诊疗改革,该二甲医院自从去年以来一直在寻求转型,比如逐渐扩大外科科室规模,适当减少内科门诊等规模。这些改革不仅推荐缓慢,而且也并不如意。对于未来的出路,该院长表示并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继续熬着。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