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视角 > 全科医生培养走出悖论怪圈的关键是“待遇”

全科医生培养走出悖论怪圈的关键是“待遇”

2016-04-11 19:29 阅读:1484 来源:环球医学 责任编辑:谢嘉
[导读] 当下,上到**,下到民间社会,都开始逐渐意识到“全科医生”这一角色的重要性,这在**的新医改纲领中体现得尤为显著。按照《***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12年使每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乡镇卫生院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

    当下,上到**,下到民间社会,都开始逐渐意识到“全科医生”这一角色的重要性,这在**的新医改纲领中体现得尤为显著。按照《***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12年使每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乡镇卫生院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

    从西部落后地区到东部发达地区,几乎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缺全科医生。

    在当前语境下,培养全科医生固然备受推崇,但是在现实中也存在诸多悖论。全科医生这个概念是从国外引入的,而在中国百姓的理解中,只有曾经的“赤脚医生”和现在的社区医院医生。由于全科医生不是各个大医院里的专科医生,说到全,很多人也都会理解成什么病都能看、都能治,相当于“万金油”,什么病都能医治,但是又不能把疾病连根拔起。而且“科班出身”的全科医生在中国还为数不多,中国目前仅有少数院校开展了该学科的人才培养。全科医生普遍存在学历低、职称低、知识结构老化、临床经验不足等问题,业务水平在整体上不能获得居民的信任。

    由于无法获得老百姓的信任,也难以担负将大部分病人留在基层的作用。如此一来,市民依然选择舍近求远到大医院就诊,这也导致大医院出现虹吸效应。社区医疗机构处在金字塔的底端,数量庞大却资源很少。由于待遇过低和不受重视等原因,社区医院留不住人才,甚至引发了恶性循环。社区医院缺乏专业人才,患者对医疗水平产生“信任危机”;因为少人问津不受重视,医生不愿留守社区医院,于是选择改行或是跳槽到大医院。虽然有规定称,受培训的全科医生必须在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达到一定年限,可是一旦羽翼渐丰,医技水平提高,跳槽前往大医院就职将是大势所趋。

    有专家表示,解决看病难的关键在于强基层,强基层的关键在于强人才,强人才的关键在于建机制,建机制的关键在于给待遇。越是偏远基层地区,收入应该越高。我国城乡差距大,要吸引高水平的人才去工作,必须要建立完善的机制和制度。好的待遇不仅是经济方面的,还应该包括非经济方面的,如福利、继续教育、子女教育等系统的制度。

    瑞典全科医生收入是社会平均水平的2.2倍,在英国达到4.2倍,美国全科医生达到3.3——3.7倍。想要打破全科医生的悖论,首先要处理好基层医生的利益诉求,然后再谈论如何培训全科医生,或许会事半功倍。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