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连环暴力伤医事件之后

连环暴力伤医事件之后

2015-06-11 10:25 阅读:1062 来源:健康界 责任编辑:李思杰
[导读] 近一周以来,暴力伤医事件呈现连环发生态势,医务人员一次次用柔弱的身躯承受着各种医疗暴力。不禁要问:到底还要有多少伤害、有多少牺牲,才能够换来医务人员安全的执业环境。一边是医生身陷医疗事故罪,一边是最高法发布典型伤医案件,一边是伤医案件此起

    近一周以来,暴力伤医事件呈现连环发生态势,医务人员一次次用柔弱的身躯承受着各种医疗暴力。不禁要问:到底还要有多少伤害、有多少牺牲,才能够换来医务人员安全的执业环境。一边是医生身陷医疗事故罪,一边是最高法发布典型伤医案件,一边是伤医案件此起彼伏…中国医师执业状况**没发布几天,一连串的事情,不断**着医者本已脆弱的神经。

    如此情形之下,医务部门该如何为医务人员提供一个安全的医疗环境,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第一,思想上正确对待。我们务必要清楚的是,当这些人拿着刀棍等凶器冲向医护人员时,就已经不再是患者或家属,而是犯罪歹徒!正当防卫此时是我们自己唯一的选择。医者父母心,更不想走极端,不想**,但是假如我们连最基本的反抗都没有,任人宰割,不得不让人伤心。一味的忍让,一味的委曲求全,所以才一次次发生伤医事件。医院不是菜市场,更不是屠宰场,伤人者必须严惩。有病看病,好好说话,医务人员也需要尊严,需要安全。

    第二,基础安保措施要完备,保障医务人员基本安全。纵观历次伤医事件,医务人员都是被***、菜刀、西瓜刀、钢管等工具所伤。如果诊室不出现这些东西,那我们的医务人员不至于死亡或伤得那么重。美国职业安全和健康署(OSHA)早在2004年就颁布了《医疗和社会服务工作者防止工作场所暴力指南》。该指南指出,首先医院应有完备的自我防范设施,如医疗场所必须安装报警钮,配备手持报警器、移动通讯步话机等有效的报警系统;医院大门必须装备金属探测器,以避免有人持凶器入内;必须装备24小时监控系统;设置紧急员工避险房间,保证治疗区有备用出口;家具布置和治疗区陈设应避免妨碍员工脱困,避免设置容易**暴力或被用来行凶的物品。严格的门禁制度,病患家属很难进入治疗区和住院区,进入者都要签到并佩戴通行证。黑名单制度:医院还须将那些有暴力记录的患者和家属列入“限制”名单,并发放给护士站和访客签到处,医院有权了解患者的日常行为是否有暴力或攻击倾向。

    2013年10月12日,国家卫计委办公厅和**部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医院安全防范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卫办医发〔2013〕28号),然而事实情况是很多医院并没有按照国家指导意见来构建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三防系统,提升医院安全管理水平,维护医院秩序稳定。医院应该切实落实安防措施,保障医务人员最基本的安全感。而且说好的严惩就一定要严惩。各部委多次发文要严惩医闹,严惩涉医伤害事件,保护医务人员安全,但是我们似乎没有看到。对伤医者应处以重刑,量刑上要再加一等。对于想用精神病之类来搪塞者,给予精神病患者监护人和单位同样的刑罚,施暴者务必受到法律的严惩。

    第四,医务人员提高自身防护能力,进行必需的正当防卫。回看很多受伤的同行,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确实缺乏还手之力。缺乏正当防卫的意识,这可能和潜意识里不愿和患者冲突以及大多数医院要求医务人员保持克制有一定关系。但是,当危险来临时,首先自我防护,才能够减轻伤害。医院也应该向机场一样,教授一些防身自保的技巧,同时必须要锻炼身体,有一定的反抗力。还可以配备一定的防身装备,比如辣椒水等。

    第五,做好预案、疏理潜在隐患、处理好已经发生的矛盾。针对目前恶化的执业环境,作为医务部门要尽可能地减轻医师压力,做好相关预案,并进行演练。比如遇到类似事件,医务人员该如何快速应对。美国波士顿布莱根妇女医院发生致命枪击案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好的预案能够减轻伤害,减少不必要的损失,降低风险。

    优化流程,发现其中可能带来患者不便的地方,主动改善。主动疏理潜在医患**,科室也要主动报告潜在可能发生**的事件,及早作出应对之策,防患于未然。主动介入医患关系的敏感点,对已经常发生医患**的环节要加强监管。经常发生**的科室,经常发生**的医务人员要做好相关的辅导和帮助,必要的时候可以更换岗位,引导到更适合的岗位。对于已经发生的医患**要及时进行有效的处理,尽快协调,尽可能缓解紧张关系,及时选择合适的应对途径开展医患**调解。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