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人民日报:***医患关系,“用心灵感受对方疾苦”

人民日报:***医患关系,“用心灵感受对方疾苦”

2014-07-11 15:24 阅读:1833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李思杰
[导读] 对于患者来说,医生是否用心非常重要。面对焦急与期盼的目光,做到有问必答、笑脸相迎、不厌其烦,自然也就让病人及家属感觉到了用心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近日,获得中国医师奖的一位医生,在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在线访谈时,引用了这样一句

    对于患者来说,医生是否用心非常重要。面对焦急与期盼的目光,做到有问必答、笑脸相迎、不厌其烦,自然也就让病人及家属感觉到了“用心”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近日,获得“中国医师奖”的一位医生,在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在线访谈时,引用了这样一句医学名言,再次引发关于医患关系的思考。

    医术是心灵之术,说得通俗点,就是在为病人治病时,能够设身处地替病人着想,有一种感同身受之情。有家医院日前在网上做了一项调查:你对眼下医院文明服务的看法?结果,71%参与的网民觉得一些医务人员“不善于用心”;而医务人员却觉得这是一种误解:在短短几分钟或者十几分钟的看病中,医务人员怎么表现出“用心”来?

    今年5月,***总理**在安哥拉看望并慰问中国援安医疗队工作人员,得知队员最大的困难是语言,**鼓励说:办法总比困难多,虽然语言沟通有障碍,但可以用心灵感受对方疾苦。的确,人类有很多感情是相通的,即便不用语言,只是一个笑脸、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也能传情达意。更何况,医生面对患者时,大多时候还不存在语言障碍。

    对于患者来说,医生是否用心非常重要。面对焦急与期盼的目光,对病人做到有问必答、笑脸相迎、不厌其烦,以这样的态度,让病人及家属得到安慰,自然也就感觉到了“用心”.近年来,医患**逐年增多,其中的原因不能够完全归为单方面。但冷静分析,也有些医患矛盾是由非诊疗因素导致的。例如,病人就诊时医生态度生硬、解释交代不周、推诿扯皮等等。要知道,大多数患者或者家属是通情达理的,如果他们感觉到医生用心了,即使治疗结果不理想,很多人也不会埋怨。说实在的,有哪个病人到了医院会想到要得罪医生?但现在有不少医生对待病人,金口难开,甚至一脸铁青,这种态度,怎能不令病人产生“不用心”的误解?

    “用心灵感受对方疾苦”,难吗?客观来说,医生每天面对众多患者,疲劳而重复的工作,他人的疾病和痛苦,让医生在身体与精神两方面,都有着巨大压力。但惟其如此,医生才更需要把医患关系还原成最基本的人与人的关系,以“平等”的姿态对待患者。也是在这次访谈中,一个医生提到同为医生的父亲给他的身教:给远道来求医、没钱看病更没钱吃饭的患者带饭。这个感人的细节,体现的正是把患者当成“对等的人”.也只有这样,才能自觉生发出医德,使“用心灵感受对方疾苦”成为一种自觉。

    “用心灵感受对方疾苦”,就是强调医生和病人之间和谐、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关系。确实,医务工作是一项神圣而又十分辛苦的职业,在目前我国医疗资源还不能完全满足患者需求的情况下,他们的工作就更加辛苦。许多医务工作者长年累月满负荷甚至超负荷工作,为社会作出重大贡献。希望医患双方,都能更多“用心灵感受对方”.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