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的临床解析 内容预览:
恶性肿瘤
年新发恶性肿瘤患者 390万
年死亡恶性肿瘤患者 430万
每10个死亡者中就有1个死于恶性肿瘤
国内
城市年总死亡率 588/10万/年
恶性肿瘤年死亡率 129/10万/年 21.87%
农村年总死亡率 646/10万/年
恶性肿瘤年死亡率110/10万/年 17.25%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s,TM)
1978年NCI提出
1979年确认并开始使用
TM是表示肿瘤存在并反应其一定的生物特性的生化物质
TM主要是指那些在血液、体液及组织中可检测到的与肿瘤相关的物质,这些物质达到一定的水平时能揭示某些肿瘤的存在。
常用肿瘤标志物
甲胎蛋白(AFP)
癌胚抗原(CEA)
甲胎蛋白(AFP)临床意义:
(1)原发肝癌 80% AFP>400ng/ml
原发肝癌 近20% AFP正常
(2)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绝大部分AFP<400ng/ml
(3)内胚层癌、畸胎瘤、睾丸癌、卵巢癌、胃癌与其伴肝转移者AFP可升高
(4)妇女妊娠3个月后,AFP开始升高,7-8个月时达高峰,一般在400ng/ml以下,分娩后3周恢复正常,妊娠期AFP异常升高,胎儿神经管缺损、畸形?
癌胚抗原(CEA)临床意义:
(1)CEA升高主要见于结/直肠癌、胃癌、肝癌、肺癌、胰腺癌、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及子宫颈癌、泌尿系肿瘤等,其他恶性肿瘤也有不同程度的阳性率。
(2)肝硬化、肝炎、肺气肿、肠道憩室、直肠息肉、结肠炎等良性病CEA可升高。
(3)癌症越晚期,CEA越高,阳性率不高
(4)体积越大,CEA越高
(5)转移者,CEA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