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乳腺钼靶检查与诊断分级 - 医学资源下载
2013-08-10 05:01
阅读:640
来源:爱爱医
责任编辑:爱爱医资源网
[导读] 【DOC】乳腺钼靶检查与诊断分级 - 医学资源下载 资源作者:winner1234 资源分类:医疗影像 - x线/CT/MR 资源属性:文档 资源售价:0 爱医币 资源大小:0.04M 关注入数:44
【DOC】乳腺钼靶检查与诊断分级 - 医学资源下载
资源作者:
winner1234 资源分类:
医疗影像 -
x线/CT/MR 资源属性:
文档 资源售价:0 爱医币
资源大小:0.04M
关注入数:442 人次
评论人数:0 人
下载人数:65人
上传日期:2013-04-26 23:06:43
【doc】乳腺钼靶检查与诊断分级
乳腺钼靶检查与诊断分级
乳腺X线BI-RADS介绍
1992 年美国放射学会提出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BI - RADS) ,至今已是第四版。这个系统对规范乳腺X 线报告, 减少影像描写的混淆, 以及对普查的监测均起着很大的作用。厦门中医院胸外乳腺科杜好信
影像表现
一、常见征象
(一) 肿块: 在两个不同投照位置均可见的占位性病变,有鼓出的边缘,以边缘征象对判断肿块的性质最为重要。仅在一个投照位置上见到的可疑肿块影称“致密影”; 无明显鼓出边缘的称“不对称”。
肿块的描述包括三个方面:形态、边缘和密度。
形态有圆形、卵圆形、分叶形和不规则形, 不规则形多为恶性表现, 前三种形态要结合其他征象综合考虑。
边缘对诊断病变的性质最为重要, 包括以下五种描述:清晰、模糊、小分叶、浸润和星芒状。
边缘清晰是指超过75 %的肿块边界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清晰、锐利, 剩下的边缘可被周围腺体遮盖, 但无恶性证据;
模糊是指肿块被其上方或临近的正常组织遮盖而无法对其作进一步判断, 一般用在报告者认为这个肿块的边界是清晰的,仅仅是被周围腺体遮住的情况下;
小分叶表现为边缘呈小波浪状改变;
浸润是由病灶本身向周围浸润而引起的边界不规则, 而不是由于周围腺体遮盖所为;
星芒状可见从肿块边缘发出的放射状线影。
小分叶、浸润和星芒状边缘为恶性征象。对鉴别边缘模糊和浸润有时会有一定困难,但却是非常重要的,前者多为良性改变,而后者是恶性征象,通过局部加压摄影、辗平摄影技术对鉴别边缘征象有帮助。
密度是以肿块与其周围相同体积的乳腺组织相比,分为高、等、低(不包括脂肪密度) 和脂肪密度四种描述。大多数乳腺癌呈高或等密度; 极少数乳腺癌可呈低密度; 乳腺癌不含脂肪密度, 脂肪密度为良性表现。
(二) 钙化:良性钙化常比恶性钙化大,呈较粗糙的钙化或边缘清晰的圆形钙化。恶性钙化常较小, 需要放大来帮助显示。对钙化的描述从形态和分布两方面进行。良性钙化可不描写, 但当这些钙化可能会引起另外医生误解时,这些良性钙化需要描述。
形态上分为典型良性钙化、中间性钙化(可疑钙化) 、高度恶性可能的钙化三种。
典型良性钙化有以下10 种典型表现:
皮肤钙化较粗大,典型者中心呈透亮改变,不典型者可借助切线投照予以鉴别;
血管钙化表现为管状或轨道状;
粗糙或爆米花样钙化直径常大于2 - 3mm , 为纤维腺瘤钙化的特征表现;
粗棒状钙化连续呈棒杆状, 偶可分支状, 直径通常大于1mm ,可能呈中央透亮改变,边缘光整,沿着导管分布, 聚向乳头, 常为双侧乳腺分布, 多见于分泌性病变;
圆形和点状钙化, 小于1mm 甚至0. 5mm ,常位于小叶腺泡中,簇状分布者要引起警惕;
“环形”或“蛋壳样钙化”,环壁很薄,常小于1mm ,为球形物表面沉积的钙化,见于脂肪坏死或囊肿;
中空状钙化大小可从1mm 到1cm 甚至更大,边缘光滑呈圆形或卵圆形,中央为低密度,壁的厚度大于“环形”或“蛋壳样”钙化,常见于脂肪坏死、导管内钙化的残骸,偶可见于纤维腺瘤;
牛奶样钙化为囊肿内钙化, 在头足轴位(CC) 表现不明显, 为绒毛状或不定形状, 在90°侧位上边界明确, 根据囊肿形态的不同而表现为半月形、新月形、曲线形或线形, 形态随体位而发生变化是这类钙化的特点;
缝线钙化是由于钙质沉积在缝线材料上所致,尤其在放疗后常见,典型者为线形或管形,绳结样改变常可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