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实习医生仅三成到岗,中国医学的未来,靠谁支撑?
2023-04-10 08:12
阅读:2506
来源:烧伤超人阿宝
作者:医**漫
责任编辑:医路漫漫
[导读] 当有一天躺在病床上的时候,你希望由谁来抢救你呢?
前些天,我们医院一位骨科同事在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条内容:带教北医本科实习医学生。昨日一组9人只来3人,问其他人何故缺席?轻松答曰:不想来。威逼利诱后,今日来7人,其中3人跟着我,1男2女。套近乎地问:以后想做什么专业?2个女孩儿回答:我们以后都不当医生。一时间,我竟无言以对,只是茅塞顿开为什么“不想来”。想想当年我们实习,女生会因为老师让男生上手术掉眼泪,会羡慕别人比自己多做了一两个操作,会“偷走”一包缝线回宿舍疯狂比赛打结,会因为过节值班一天换了30个药而沾沾自喜……看到同事的感慨,阿宝又想起了几年前从医院辞职,黯然脱下白衣的小师妹。她是个地地道道的北京女孩,没有什么背景后台,但从小聪明而又勤奋。一路重点小学,重点初中,重点高中读下来,最后考入北大医学部,然后考上研究生,成了我的师妹,最后留在积水潭医院烧伤科。积水潭医院烧伤科是全国最好的烧伤科室,是所有本专业医生都梦寐以求的优秀平台,能留在这个平台的人,都很优秀。所有不够优秀不够勤奋的人都早已经在到达这个平台之前被淘汰。最好的平台意味着最严苛的要求,从她做住院医的那天起,就和别的医生一样,五更半夜,拼命工作,除了没日没夜的救病人做手术,还要挤出时间做课题写论文发SCI。但这一切,都难不住她。无论临床还是科研,她都做的非常出色。工作常误了吃饭,这时我们几个师兄弟爱凑一起找个小馆子随便吃点东西。在这种繁忙工作难得的放松时间,一群心高气傲的年轻医生在一起难免畅想未来,憧憬着自己哪天也能和自己的导师一样,成为全国知名专家行业泰斗,能扬名立万出特需门诊。时光荏苒,当年的师兄已经成了专家,当年的师妹,却已经脱下了白衣。她离开这个行业的时候,已经是高年主治医师,距离成为专家只有一步之遥。她辞职的那一天,年迈的恩师因为痛心而情绪激动的不能自已。那一年,北京某地出现重大火灾,24名伤员送到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其中极危重3人,危重6人。面对突发公共事件,积水潭烧伤科全科动员全力抢救,全科医务人员连续几天几夜不回家,吃住在科室。年已六旬的张国安教授,连续一周时间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那次抢救,所有的费用全部由政府负担,所有伤员家属,也由政府妥善安排。抢救几天后,病人情况终于趋于稳定。这时候,几个病人家属从外地赶到北京,来到医院,来到全负荷运转努力抢救他们亲人的烧伤科。是的,你没有看错,面对没要他们掏一分钱费用,已经连续奋战几天几夜抢救他们亲人的医务人员,他们毫无缘由的就开始骂,开始打,开始砸。而且,他们拒绝签署一切治疗和手术同意书,一心一意等着患者死了要赔偿。在病房里,有一个小鱼缸,里面是师妹和护士们精心养了好久的小金鱼。他们摔碎了鱼缸,踩死了金鱼。几天后,我负责抢救的全身三度烧伤面积达95%的大面积烧伤患者手术成功,逐渐脱离危险。我很开心的请师弟师妹出去吃饭庆祝。她对我说:“师兄,我问你,你这么有才的人,为什么一定要做医生呢?”她说:“我发现,我很多中学同学都过的比我好。他们收入比我高,工作没我累,更重要的是,他们工作的很有尊严。我不怕苦,不怕累,可我受不了委屈。我从小就是最优秀的学生,我辛辛苦苦读到北大毕业,我做什么养活不了自己?苦我不怕累我不怕,可我凭什么要忍受这些人的辱骂?”我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答,沉默一会说:“我不知道我除了做医生还能做什么,我离开医院两公里外东西南北都找不清。”她说:“我不知道该佩服你还是该可怜你。幸亏我现在还找的清。”然而此后没有发生什么,她依然勤奋依然刻苦,和以前一样认认真真的工作。医生必须努力避免任何错误,但是,所有人都免不了偶尔会犯一些小错误,医生也不例外。医生,不是神!一个合并内科疾病的患者来烧伤科住院,需要做一项与其疾病相关的检查,这项检查我们医院没有,需要外送。由于和患者沟通的问题,师妹把化验项目写错了。检查需要重新做。经过劝说,师妹留了下来。从此再也没提,我们都以为她一时冲动。从读北大医学部开始算,她已经在医学这条路上走了十几年,怎么可能割舍。直到有一天,她和往常一样认真值完夜班,认真做完手术,认真处理完所有患者,认真写完所有医疗文书。和往常一样平静的离开医院,再也没有回来。她把辞职申请和自己科室办公桌的钥匙快递给了主任。不接任何人的电话。当我终于打通了她的电话,说,至少一起吃个饭告个别吧。她说:“不用了,我怕伤心。也怕一伤心就辞不成了。”她辞职的那一年,已经是高年主治医师,距离专家级的医生,只有一步之遥。中国,就这样失去了一位未来的天分极高又极其勤奋的优秀烧伤专家。2016年的某个晚上,一个患者家属追在我后面,用各种恶毒难听的语言咒骂。我不声不响的走,他就一路追着骂。我不声不响的走了一百多米,从急诊走到病房。他就追着我骂了一百多米,毫无停止的意思。在我阻止高声叫骂的他进入患者已经休息的病房的时候,冲突发生了。发生冲突后,他喜气洋洋的和老婆打电话:我逼着那个医生动手了,他动手了单位肯定会处分他。而我因为双小指骨折直接进了手术室,麻醉师一边给我打麻醉,我一边和赶来的主任交代第二天七台手术的安排。事后警方的定性是互殴,告诉我对方也有伤,如果我不肯和解,只能一起追责,把我一起拘留。而身强力壮魁梧无比的当事人则在网上造谣,称我在以一敌二情况下,竟然能把他老婆骑在地上打,打他老婆的会阴和胸部,在殴打他的时候把手伸到他嘴里被他不小心咬伤。那一刻,我不想做医生了。我宁可脱下这身白衣,也要讨个公道。我都已经读到北大博士了,以我的聪明和勤奋,我做什么养活不了自己,我为什么要忍受这一切?这时候,我分管的一个患者来看我。这个患者全身大面积烧伤,我从新疆把他接来,经过抢救总算保住性命。他身上大面积瘢痕,平时根本不肯离开病房。在得知我受伤的消息后,他让妻子扶着第一次离开病房,来看我。他说:“宁医生你好好养伤,我盼着你给我做整形手术呢。”几个月后,我再次回到了手术台上,为那名患者,操刀做了第一次整形手术。一方面,临床医学依然是高考的热门专业,很多十七八岁的孩子,还在满怀憧憬和一腔热血的努力进入这个行业。但另一方面,很多优秀的医科大学学生,在对这个行业有了更充分的了解和非常不好的体验之后,纷纷选择离开。有的在大学阶段就决定毕业后不做医生,有的则在毕业几年后选择转行。现在的孩子,和我们当年已经不一样了,他们的自尊心更强,可选择的路更多。他们不缺吃苦耐劳的素质,他们也不缺理想和情怀,但无法容忍自己的工作不被尊重,无法接受自己的尊严被肆意践踏。作为一名医疗行业的老兵,我真诚的希望,我们能够让这些优秀的孩子安心留下来当医生,让他们撑起中国医学的未来。生命和健康,对所有人而言都是最宝贵的财富,这些最宝贵最重要的东西,只有托付给最聪明最优秀的人,我们才能安心。中国或许永远不会缺医生,区别只是这些医生是从最优秀的人中选拔培养出来的,还是从不那么优秀的人中选拔培养出来的。
当有一天躺在病床上的时候,你希望由谁来抢救你呢?是那些最优秀人中选拔培养出来的医生,还是从那些不那么优秀的人中选拔培养出来的医生?
来 源 | 烧伤超人阿宝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