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医院成为医改的主要开刀对象
2016-11-10 20:27
阅读:1717
来源:环球医学
责任编辑:谢嘉
[导读] 从2016年8月以来,中国医疗界“动荡不安”,中央频频出大招。8月25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10月25日,这份为中国为未来健康卫生事业奠基定调的纲要全文正式对外发布;11月8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推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若干意见》对外公布……,可谓是紧锣密鼓,马不停蹄。
从2016年8月以来,中国医疗界“动荡不安”,中央频频出大招。8月25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10月25日,这份为中国为未来健康卫生事业奠基定调的纲要全文正式对外发布;11月8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推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若干意见》对外公布……,可谓是紧锣密鼓,马不停蹄。
将今年***的政策集中梳理的话,很重要的一点是公立医院特别是大型三甲医院进行改革。三甲医院一直是整个医改最难攻下的堡垒,也是进展最慢的领域。 以往的医改虽说方向和思路是对的,但可以说是一直在避重就轻,柿子在捡软的捏,先拿县级医院开刀。然而众所周知的现实是,真正问题不是出在县级医院。看来今年**是下了决心要攻坚克难。
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是我国公立医院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与重点。随着新医改进程的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成为其突破的“瓶颈”.虽然新医改从2009年就提出了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的改革,但长期以来我们对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是回避的。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就是把**和医院的责权搞清楚。蔡江南表示,法人治理结构的改革核心在于**把人财物的权利真正下放给医院,这个改革对于**有关负责医疗部门来说“是一个非常痛苦的改革,(因为)要把权利要下放。县级医院的改革是不是真正把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放在第一位呢?需要拭目以待。”
值得注意的是,在11月8日发布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推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若干意见》中,有关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机构的话题也再一次得到了强调,开始直面这一关键问题。《若干意见》提出“落实公立医院运营管理自**。转变**职能,各级行政主管部门从直接管理公立医院转变为行业管理,强化政策法规、行业规划、标准规范的制定和监督指导职责。完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落实内部人事管理、机构设置、收入分配、副职推荐、中层干部任免、年度预算执行等自**。健全公立医院内部决策和制约机制,加强院务公开,发挥职工代表大会职能,强化民主管理。”
另外一个对大型三甲医院来说是噩耗的政策,那就是全部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取消药品加成,医院的收入将受重创。药品收入占医院收入的比重很大,取消加成后所出现的亏空如何弥补,医院的发展和职工的待遇会不会受此影响,是医院管理者心中的疑问。近期已经有多家知名三甲医院被爆出取消药品加成后, 员工的奖金大幅下降,医院将减少器械投入。长此以往,大型公立医院长期亏损经营,将不可持续。
很明显,以上的一系列政策,重点是向三甲医院开刀,就是不知道三甲医院会如何接招。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