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廉价药为啥总是玩失踪?
2015-08-10 14:34
阅读:930
来源:“医学界杂志”微信号
责任编辑:李思民
[导读] “我家宝宝还紧急缺少一种化疗药物,叫做更生霉素,也叫放线菌素D,不仅我家宝宝缺,还有很多宝宝缺。”
“我家宝宝还紧急缺少一种化疗药物,叫做更生霉素,也叫放线菌素D,不仅我家宝宝缺,还有很多宝宝缺。”8月4日,一位父亲写的求救信在朋友圈热传,这位父亲正为其罹患肾母细胞瘤的2岁多的女儿寻求放线菌素D。
6天前,网友“Angela姚妹妹”也发微博称已做完3次化疗,现在买不到放线菌素D,在微博咨询“哪里能买到?”
并且,这种叫做放线菌素D的药品的“失踪”并非某一个地方的一家医院,有媒体联系河南省肿瘤医院、省人民医院、郑大一附院、郑大三附院、郑州市中心医院等医院的肿瘤科,发现除了省肿瘤医院库存还有约100支药外,其他医院均处于断货状态。
放线菌素D究竟是一种什么药,治疗什么病?为何如此紧缺?
据河南省肿瘤医院妇科主任王莉介绍,放线菌素D主要用于治疗滋养细胞肿瘤,“滋养细胞肿瘤是一种只在女性身上发病,体内滋养细胞发生恶变而形成的肿瘤。该病发病率远低于宫颈癌和乳腺癌,及时化疗后,低危患者治愈率可达到98%以上,高危患者也可达50%以上。”
而在化疗中,放线菌素D疗效十分显著,且价格便宜,因此该药在各种治疗方案里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然而,由于滋养细胞肿瘤本身是一种比较罕见的肿瘤,放线菌素D临床用量比较小,加上价格低廉,导致厂商利润极其有限,生产积极性也随之降低。《医学界》查询国家食药监总局官网,发现目前生产放线菌素D的及注射用放线菌素D企业总共只有3家。然而,据其中一家药厂的工作人员介绍,该公司已于三四年前停止生产放线菌素D及相关产品。“由于销量不好,且原料成本过高,很难拿下。”
断货的廉价药绝非放线菌素D。据网友补充,奎尼丁、土霉素片、双黄连、**、普罗帕酮(心律平)皆已断货。
实际上,廉价药断货失踪现象,并非今年才有。早在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协委员戴秀英等就曾在提案中援引调查数据称,对12个城市42家三甲医院临床用药的调查显示,大医院廉价药短缺情况严重,短缺药品数量高达342种。
甚至《河南商报》曾做过梳理,发现从2004年开始,因为断货而见诸报端的廉价药有下列10种:
对这一现象,不少人认为跟相关医改政策有关。陕西省山阳县卫生局副局长徐毓才称为“基层新常态”。
“新医改以来,国家着力推行基本药物制度,采取省级集中招标采购,之后一些低价药、罕见药(即专治某些疾病而且没有替代品的药)就在集中、招标、采购过程中消失了。”徐毓才说, “说‘集中’集死了,是因为无法及时适应市场变化,越是低价药越没有竞争力;说‘招标’招死了,因为招标是‘唯低价是取’;说‘采购’采死了,是因为作为采购主体的医疗机构没有采购权,倒是不用药不***的**部门做了采购主体。”
虽然国家和地方都曾***政策尝试解决这个问题——
2014年4月,为应对经典廉价药消失情况,国家卫生计生委等有关部门联合制定《关于做好常用低价药品**保障工作的意见》,提出改革价格管理、完善采购办法、建立常态短缺药品储备等相关政策,保障低价药品的**。当年6月份,卫计委又发布《关于做好常用低价药品采购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加强统筹协调,多管齐下确保常用低价药品的保障。
2013年开始,北京实施低价药“开绿灯”政策,对低价药、短缺药直接挂网,不再以价格高低作为中标依据,以促进廉价药品正常生产和**。
但从实际效果来看,相关政策作用似乎有限。但可以确定的是,如果还不拿出有效解决方案,那份记录消失的廉价药的名单,一定会越来越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