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伤医、辱医、杀医、医闹事件频发,占据报章头条,引发广泛关注。医患本是同一战壕的战友,共同的敌人是疾病,如今医患关系为何如此紧张?主要责任在谁,又该如何化解矛盾呢?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1——2014年,全国发生暴力伤医事件多达79起,共有10名医护人员不幸身亡,地域涉及22个省、48个城市。
为了解民众看法,媒体发起一道题调查,题目如下:
您认为当下紧张的医患关系主要责任在谁呢?
A:医生 B:患者 C:医院 D:国家医疗体制 E:其他
结果显示,64.9%的参与者选择D,选医院、医生、患者的依次为10.4%、9.4%、8.9%,选“其他”为6.4%.
对调查结果,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庄一强进行了详细解读和阐释:
***应统领医改,拆散八部委过度掺和。部分网友认为,责任在国家,如果制度完善、体制改革了,就不会有这些事情发生。这种观点挺有意思,但也基本和现实一致。多数老百姓认识到医疗体制对医患关系的重要影响,这是一种进步。只是说起医改,很多人都会想到卫计委,实际上,目前我国是八大部委联合医改,比如卫计委管看病、人社部管报销,每个部委都在“掺和”医改,为各自利益互相打架,已是“公开的秘密”.管理学认为,每个部门最优化不代表总体最优化。医改中“各管一摊”的现状就像“九龙治水”,最后谁也管不好。
医改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在世界人口最多、医疗保障压力最大的中国进行医改,任务尤为艰巨,责任尤其重大。医改还存在显著的地方特色,如神木模式、安徽模式等。其产生背景是医改初期“摸着石头过河”的结果,当医改进入深水区,一盘散沙式的管理必须进行整合。因此,建议***直接统领医改,由总理挂帅,加快医改进程,这才是最终解决医患矛盾的关键。
医院要多从管理入手。在我国,公立医院几乎占了90%的服务量。因此调查中所说的“医院”,可理解为公立医院。作为医院,更多的是要从管理流程、就医程序等方面下手,减少患者排队、等候时间,改善就医环境。可借鉴欧洲公立医院“以患者为中心”的管理经验。
面对病人的抱怨,医生也叫屈:病人多,一个门诊医生一早上3个小时要看50来个病人,早就口干舌燥,就算笑也笑得面部抽筋了。病人排队受的气,医院后勤服务不到位受的气,最后都撒到了医生身上。又因为医生与病人之间存在专业知识的很大差距,临床中的许多问题患者不可能很快理解,因此容易产生误会,**不断升级。医生应多换位思考。为了更好地处理医患关系,医务工作者在工作中要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学会与患者沟通,减轻患者的病痛。
患者要全面看待医学。可以说,医学是个不完善的学科,也是在不断发展的学科,它不可能像数学物理那样精确。最好的医生也不能计算出一个病人什么时候死亡,甚至我们都不能计算出来一个感冒的病人什么时候痊愈,一种药物用到一个病人身上会有什么后果,常常是我们在一些病人的身上得到的经验用在另一些病人身上,这是当代医学的现状,每个病人个体有很大,结果可想,经常出现不可预料的结果,这是病人和医生都不希望的,这令我们很难堪,也是公众不能相信的,但这是现实。
媒体要有底线。无论医疗界有多少问题,新闻界应该站稳自己的脚跟。无论其他行业有多少不道德,新闻界应该力争更道德。因为新闻工作者从事的是一个对社会有广泛而特殊的影响、因而从业者应当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职业。作为媒体应恪守职业准则,公正报道,不为紧张的医患关系煽风点火。
最新!医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万增加到2023年的19....[详细]
连续工作满15年或累计工作满25年且仍在岗的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在满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