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癌症诊疗备受争议 如何抉择?

癌症诊疗备受争议 如何抉择?

2014-07-10 14:58 阅读:973 来源:环球医学资讯 责任编辑:李思杰
[导读] 癌症因其发病率高治愈率低,成为现今人类健康的最大对手。对于癌症的诊治,争议不断。有人认为,癌症应该做到早筛查早治疗,也有人认为,癌症的筛查对死亡率的影响不大,手术和放化疗有可能会促使病情加快。癌症的诊疗是否存在过度行为?对此,我们该如何做

    癌症因其发病率高治愈率低,成为现今人类健康的最大对手。对于癌症的诊治,争议不断。有人认为,癌症应该做到早筛查早治疗,也有人认为,癌症的筛查对死亡率的影响不大,手术和放化疗有可能会促使病情加快。癌症的诊疗是否存在过度行为?对此,我们该如何做出抉择?

    今年5月,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以《对疾病危险因素控制和疾病筛查的考量》为题作报告,认为癌症筛查对减少死亡的效果并不明显,癌症筛查可能存在过度诊断的情况。而民间也有人认为,癌细胞是杀不死的,这可能跟其生长环境存在很大关联。癌症进行手术和放化疗后,反而会促使病情加快,远不如保守治疗的效果。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癌症诊疗的问题?

    癌症筛查减少死亡率需要区别对待

    癌症筛查是否会降低死亡率?对这一问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教授、中国肿瘤基因组协作联盟秘书长吕有勇认为,这个问题区别对待。他援引《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2013年的报告数据,“由于美国对部分肿瘤筛查比较普及、有些肿瘤得到早诊早治,例如结肠癌和宫颈癌从1975年到2010年,发病率、死亡率都下降了。乳腺癌的发病率增加了20%,前列腺癌增加了54%,死亡率有下降但没有前两种肿瘤明显。甲状腺癌增加了185%,死亡率却没有很大变化;黑色素瘤增加了199%,死亡率也增加了32%.”

    吕有勇认为,癌症筛查早诊是否能降低死亡率,需要根据不同癌种进行分类阐述。例如,对于结肠癌和宫颈癌,筛查早诊早治的确降低了死亡率,但对于甲状腺癌、前列腺癌,死亡率没有太大变化。“实际上如果人年龄很大了,是否要将没有临床症状的肿瘤诊断出来,有多大意义需要认真考虑。目前,因肿瘤标志物的特异性有限,漫无目标的筛查是否具有实际意义和理想效果需要深入探讨。”

    我国癌症的治愈率与美国相比,不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国多数癌症患者发现时已经是晚期或出现转移。吕有勇指出,这表明,早期发现的肿瘤比较容易治疗,提高早诊率是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

    确实存在过度治疗,但整体死亡率降低

    手术和化疗一向是治疗癌症的主要手段,而民间流传的手术和化疗会加速癌细胞扩散转移。癌症被过度治疗了吗?

    “由于癌症并没有特别好的办法治疗,所以一般评价标准就是5年生存率。根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12年的数据,美国在上世纪50年代,癌症5年生存率是35%;到70年代,达到50%;现在大概是68%.从这个角度看,癌症的筛查和治疗,是有意义的。”吕有勇说,“但实际上,这里面与医疗技术手段和经济水平有关,筛查和早诊多了,治愈的患者就多了,总体治愈率数据就会上升了。”

    事实上,癌症的治疗,根据癌症分期和并发症,治疗方案完全不同。目前西医对于癌症的治疗有着严格的规定。也许这个方案对于某个病人个体不佳,但是确实对对癌症病人群体是有益的,它可以降低整体死亡率。

    此外,吕有勇表示,癌症患者生存期的个人差异很大,有人适合保守治疗,但这些案例也许只是个例,不适用于大范围人群。大部分人群的治疗手段目前仍为手术和化疗。不能因为某个人手术和化疗后效果不佳,就否定这种治疗手段。“有人质疑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但这个需要用科学数据说话;实际上这是十分复杂的问题,人类现有的认识肿瘤的知识还非常有限,但手术、放疗和化疗这三种基本手段也是经过近200年的探索逐步发展成熟的,总体上是科学和合理的,不能从个体上理解或推测并加以否定。

    因为癌症患者个体化的差异较大,癌症的个体化治疗可能会成为未来的一种治疗模式。癌症个体化疗法将根据癌症患者的独特遗传基因,采用特异和最佳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方法。

    吕有勇说:”现在肿瘤治疗上还没有理想的办法,存在着千人一方、万人一药的现状,实际上没有两个癌症患者是一样的,所以要个体化综合治疗,避免治疗不当或过度治疗,使患者受益最大化。“

    如果癌症有了个体化的治疗,死亡率将会大大降低,但是它究竟多久才会实现,科学家们尚未给出明确时间表。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