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是炎症性肠病(IBD)常见的临床表现,主要见于克罗恩氏病(CD)。2013年12月发表在《Clin Nutr》上的一篇文章对IBD患者的治疗进行了回顾,研究显示,IBD患者中,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与微量营养元素的缺乏颇受临床关注。肠内营养、肠外营养与微量元素的补充是IBD患者多学科治疗的基石。
背景及目的:营养不良是炎症性肠病(IBD)常见的临床表现,主要见于克罗恩氏病(CD),因为其主要受小肠影响。在我们回顾的文献中强调了适当营养治疗的重要性。
方法:我们对1999年至2012年的英文文献进行了PubMed检索。选择IBD患者营养方法比较的研究。
结果:我们共确定了2025篇研究:6项荟萃分析、170项临床试验、692条综述。这些研究的研究结果是不一致的。成人CD中,肠内营养起着支持作用,类固醇治疗依然是首选治疗。儿童CD中,肠内营养可能为主要疗法。至于肠外营养,虽然该方法能轻度改善手术IBD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病率,但缺乏大型随机研究证明。IBD常见特定的微量营养元素缺乏。许多因素可能会导致微量元素缺乏,这其中就包括:饮食限制、疾病活动期与手术治疗。对ω-3脂肪酸、益生菌与益生元的可能疗效进行了研究,但结果仍是初步的。
结论:IBD患者中,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与微量营养元素的缺乏颇受临床关注。肠内营养、肠外营养与微量元素的补充是IBD患者多学科治疗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