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心血管内科专家课件 > 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

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

2013-12-10 14:02 阅读:3322 来源:爱爱医 作者:江* 责任编辑:江帆
[导读] 【专家课件】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 (专家课件预览:点击下图可进行全文预览) 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定义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由于任何原因的初始心肌损伤(如

 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

(专家课件预览:点击下图可进行全文预览)

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定义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由于任何原因的初始心肌损伤(如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炎症等)引起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最后导致心室泵血和(或)充盈功能低下。

主要表现是呼吸困难、无力和液体潴留。

流行病学
国外--患病率约为1.5 - 2.0% 
65岁以上可达6% - 10% 

国内--患病率为0.9% 
女性高于男性
病理生理机制
心室重构:

一系列复杂的分子和细胞机制造成心肌结构、功能和表型的变化。

伴有胚胎基因再表达的病理性心肌细胞肥大,导致心肌细胞收缩力降低,寿命缩短

心肌细胞凋亡是心衰从代偿走向失代偿的转折点

心肌细胞外基质过度纤维化或降解增加
病理生理机制
心室重构

初始心肌损伤后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兴奋性增高,多种内源性的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因子激活;其长期、慢性激活促进心肌重构,加重心肌损伤和心功能恶化,又进一步激活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因子等,形成恶性循环。
慢性心衰阶段划分和防止策略
A:前心衰阶段

B:前临床心衰阶段

C:临床心衰阶段

D:难治性终末期心衰阶段
慢性心衰阶段划分和防止策略
阶段A:前心衰阶段(pre-heart failure)

心衰的高发危险人群,但目前尚无心脏的结构或 
功能异常,也无心衰的症状和(或)体征。

防止策略

控制危险因素和积极治疗高危人群原发病;

有多重危险因素者可应用ACEI(II a类,A级)、ARB (II a类,C级)。
慢性心衰阶段划分和防止策略
阶段B:前临床心衰阶段(pre-clinical heart failure)

患者从无心衰的症状和(或)体征,但已发展成结构性心脏病,相当于无症状性心衰,或NYHA心功能I级

防止策略

包括所有阶段A的措施

ACEI、β受体阻滞剂可用于左室射血分数(LVEF)低下的患者,不论有无心肌梗死史(I类,A级)

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I类,A级);瓣膜置换或修补术(I类,B级)

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器(ICD)

慢性心衰阶段划分和防止策略
阶段C:临床心衰阶段

患者已有基础的结构性心脏病,以往或目前有心衰的症状和(或)体征;或目前虽无心衰的症状和(或)体征,但以往曾因此治疗过。包括NYHAⅡ、Ⅲ级和部分Ⅳ级心功能患者。

防止策略

所有阶段A、B的措施

常规应用利尿剂(I类,A级)、ACEI(I类,A级)、β受体阻滞剂(I类,A级)

为改善症状可加用***(II a类,A级)。醛固酮受体拮抗剂(I类,B级)、ARB(I类或II a类,A级)等可应用于某些选择性患者。

CRT(I类,A级)、ICD(I类,A级)可选择合适病例应用。
点击下载: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