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儿科医学进展 > 小儿静脉穿刺技巧

小儿静脉穿刺技巧

2011-11-10 11:57 阅读:15957 来源:爱爱医 责任编辑:申琼鹤
[导读] 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抢救危重患儿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儿科护理工作中 一项不可缺少的基本操作,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护质量、患儿康复及护患关系。 穿刺前的准备 心理准备:提高自身修养,具备健康的心理,乐观、开朗、稳定

    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抢救危重患儿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儿科护理工作中 一项不可缺少的基本操作,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护质量、患儿康复及护患关系。

    穿刺前的准备

    1)心理准备:提高自身修养,具备健康的心理,乐观、开朗、稳定的情绪,宽容豁达的胸怀。同时具有 良好的忍耐力及自我控制能力。理解家属心情患儿哭闹时,患儿家长心情紧张,心疼孩子,遇事易冲动, 激动的情绪会干扰护士的操作,因此,作为护士,要理解家长的心情,用自己博大的爱心和宽容心,理解 和宽容患儿家长的过分语言及行为,用温和的语言化解家长的不安情绪。

    (2)用物准备

    75%酒精  (络合碘消毒皮肤易上色)

    5号尼龙针  针头大小的选择原则上是根据静脉大小及深浅部位而定,一般头皮静脉选用5号半针头比较 适宜,四肢静脉选用5号半~6号半针头。(大小血管全用)

    穿刺台    高约140CM,宽约62cm

    光线    光线的强弱光线的强弱光线的明亮及照射角度,直接影响穿刺的成功率。光线太强可使瞳孔缩 小,太弱的光可使瞳孔开大。因此,明亮的自然光其亮度适宜是最理想的光线,静脉显得清晰,操作者眼 睛不易疲劳。在光线不太好的房间、阴雨天气以及夜晚,就只有借助日光灯,选150W灯泡置于操作者左前 上方,距穿刺静脉45~50cm为宜。总之,不论选用哪种光线,操作者的身体与手勿挡住注射部位的光线

    (3)选择穿刺部位及血管(小儿的头皮静脉、手足浅静脉都适合于静脉注射)

    小儿从出生至3岁这一时期,头部皮下脂肪少,静脉清晰表浅,呈网状分布,血液可通过侧支循环回流 ,因此,这个时期的小儿宜选用头皮静脉穿刺。

    正中静脉在颅冠缝起于静脉网汇成正中静脉后沿额骨表面在近中线处垂直下降,与对侧同名静脉并行,至眉的内端续与内眦静脉。该静脉是头皮静脉中较大的一支,粗短而直,不滑动,易固定,暴露较明显。

    颞浅静脉 颞浅静脉起始于颅的顶部和侧面的静脉网,汇成颞浅静脉,位于拟颞部皮下,在颞筋膜的表 面,颧弓根的稍上方,外耳门的前方,与同名动脉伴行,可摸到颞浅动脉的搏动,静脉常在该动脉的前方 。此静脉细长浅直,不滑动,暴露明显。

    耳后静脉 位于耳廓后方,向前与下颌后静的后支吻合,与乳突导血管相连,故较为固定,且稍粗直, 或略带弯曲,显露清楚。

    3~12岁的患儿头皮皮下脂肪增厚,头发厚密,血管不清晰,不利于头皮静脉的穿刺。宜选择四肢静脉 ,一般选用手背静脉、足背静脉、肘窝静脉、踝静脉等。

    对慢性疾病患儿宜由远心端选用,抢救患儿和静脉推药时宜选用肘静脉和大隐静脉,一般治疗宜选头皮 静脉和肢体静脉。

    (4)做好家长、儿童的思想工作

    做好家长的工作,取得家长的合作,要求家长帮助固定病儿,不让他乱动。

    利用小儿注意力易被转移及喜欢表扬鼓励等特点,穿刺前安抚及逗引患儿,语调柔切、语言温柔、耐心和蔼,消除其陌生和恐惧感,尽量减轻他们的痛苦,以减轻哭闹。

    3岁以下的患儿,向其父母了解情况以熟悉患儿,在穿刺及护理中尽可能使用患儿熟悉的词语、手势,同时将患儿喜欢的玩具放在其周围。小儿哭闹时尽可轻轻拍一拍,摸一摸他们的脸颊、四肢等。并亲切、温柔的安抚他们,用爱心体贴和爱护他们受伤的小心灵。

    3岁以上的患儿扎针前耐心解释,讲道理,多给孩子表扬和鼓励,夸奖孩子乖、听话、勇敢、聪明,让其模仿其他孩子的表现,取得他们的配合。更大一些的患儿输液,根据其输液部位,护士应多与患儿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关系,取得他们的信赖与合作,并指导其掌握输液注意事项,做好自我护理。

    告知患儿家长在进行静脉穿刺前不要喂奶喂水,以免在穿刺过程中患儿因哭闹引起恶心呕吐,造成窒息,发生意外。

    告诉家长协助约束患儿头及腿部的方法,可采取一人约束头部,一人约束膝部的方法。

    穿刺成功后可采用喂奶的姿势抱患儿,并适当约束患儿双手,以免患儿拔掉针头。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告知其家长可给孩子讲故事,转移其注意力,嘱患儿在床上玩耍活动或大小便时手足保持平行、放低,防止血液反流,堵塞针头。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