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我国“人工多胞胎”现象调查:赢了“数量”输了“质量”(2)

我国“人工多胞胎”现象调查:赢了“数量”输了“质量”(2)

2011-10-10 10:26 阅读:2205 来源:新华网 作者:i*m 责任编辑:iam
[导读] 促排卵药物的滥用和辅助生殖技术的日益普及,使中国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多胞胎生育高峰,这固然迎合了国人多子多福的传统风俗,但由此引发的母子健康风险,以及人口质量的隐性下降不容忽视。    赢了数量输了质量   南京医科大学妇产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刘

 

        控制医源性多胎任重道远

  中国药学会继续教育与科普部主任周颖玉表示,辅助生殖是一个庞大、复杂的体系,在正规医院治疗和用药的精确度要求非常高。因此,公众如果需要接受辅助生殖治疗,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医院和专业医师,不可随便在一些非正规的治疗机构接受治疗,更不可滥用“多仔丸”一类的药物。

  除了规范市场上的促排卵药物,规范辅助生殖技术也刻不容缓。一些国家为控制医源性双胎,明确规定在实施辅助生殖技术期间,不孕患者一次只能移植一个胚胎。

  卫计委规定,医疗机构在开展辅助生殖技术时,对35岁以下的妇女一次最多只能放入2个胚胎。如果宫腔内有超过3个胚胎成活,就一定要在超声引导下减胎。

  但实际上,这一政策要推行仍有难度。朱依敏介绍,她曾接待过一位孕妇,送来时肚子里的六胞胎已经死了两个。“对存活的四个胚胎我们建议减灭3个,保留一个,但她说什么都不答应。”

    相关阅读:

    半数多胞胎是药物“催”出来的

    “多仔丸”消瘦网上泛滥 处方药无人

  • 1
  • 2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