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视角 > 仅11户村民的小村庄 竟15人患癌症(2)

仅11户村民的小村庄 竟15人患癌症(2)

2011-08-10 08:23 阅读:3380 来源:信息日报 作者:q****e 责任编辑:qionghe
[导读] 修水县渣津镇东堰村15组,是一个只有11户村民,目前人口仅有58人的小山村。可是,自1996年以来,村里不断出现癌症患者,目前已经多达15人,平均每年发现1名。特别是2001年以后,癌症发病率高得离奇,有的居民一家就有4人得癌症。


    一户村民家就有多人患癌


    据了解,自从杜桃圆在村里第一个被发现患癌去世后,2001年,他的儿子又被发现患上肝癌,不久去世;之后,他的孙子又被发现患上鼻癌。

    相比杜桃圆一家三代患癌,还有更不幸的。村民卢祝华的妻子2004年患子宫癌去世,2005年小儿子又患脑癌去世,2006年卢祝华自己也患肺癌去世,去年大儿媳妇匡朴英又被查出患上鼻癌。“我弟弟去世后,弟媳妇就带着孩子搬到县城去住了。她离开始说,这个地方她一辈子也不会来了,实在太可怕了!”卢祝华的大儿子也很难过。

    一家多人患癌,大大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记者看到,卢祝华的大儿子家几乎没有什么值钱的家当。“7年来,为给母亲、父亲、老婆和弟弟治病,家里几乎变卖了所有值钱的东西,现在还欠了一屁股债。可是,老婆患了鼻癌,还得继续治疗啊,以后的日子真不知道怎么过了。”卢祝华的大儿子越说越觉得痛苦。

    卢祝华的大儿媳妇匡朴英告诉记者,她今年53岁,去年上半年突然感觉鼻子不舒服,时常有分泌物溢出,偶尔出一点鼻血,经过多家医院检查,诊断患了鼻癌。没有查出癌症前,她性格很开朗,人也比较胖,自从查出癌症后,一下子瘦了很多。

    村民纷纷推测癌症高发原因

    “我们这个村里,现在整天被癌症的阴影笼罩着,许多人担心自己随时都会被查出癌症,死亡随时都会来临!”采访中,许多村民感到忧虑和恐慌。村里人癌症高发,早就引起了大家的警觉,他们也一直在推测癌症高发的原因。

    村民们首先怀疑的是村里的水质有问题。一名村民告诉记者,他们村地势较低,四周都是农田,由于农田里喷洒化肥农药较多,影响了水质,所以村民们长期打井饮用地下水,大部分村民都认为水源是罪魁祸首。记者看到,村里的水井现在几乎没有人家使用,家家户户厨房里都放着几只塑料桶,每天从1公里外运泉水饮用。

    但是,也有村民对此表示不认同。有人认为,农田里喷洒化肥农药,几十年前就开始了,为什么直到近10年癌症发病率才突然升高?“在没有查清原因之前,我实在不敢再用水井里的水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只要不生病,运水麻烦一点就麻烦一点吧!”一名正在用电瓶车运水的村民这样对记者说。

    除了水源,村民们也曾怀疑,是不是附近有什么新开工的企业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导致癌症发病率上升。但是,这一推测很快就被否定,因为渣津镇远离修水城区,并不是工业重镇,东堰村15组附近近年来也没有新建什么工厂。

    据了解,上世纪六十年代左右,我国为了发展核工业,在修水县很多地方开采了铀矿,这些铀矿的尾矿至今还在,有的村民又由此推测,可能是具有放射性的铀矿诱发癌症,但这一推测也很快被否定,因为东堰村15组附近并没有铀矿,而且修水县的铀矿始采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左右,如果是这个原因导致癌症高发,那这个情况早就应该出现了。

    还有村民认为,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也许有人身上一直就有“癌症遗传基因”。但是,这一推测还是被否定了。如果是遗传因素,为什么以前村里从来没有人得癌症?难道近十年来“癌症遗传基因”突然集中爆发?

    修水疾控部门将进行全面调查

    东堰村15组村民患癌率是否在正常的发病率之内?8日上午,记者就此咨询了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主任卢彦达。

    卢彦达告诉记者,这个村的癌症发病率明显远远高于全国平均发病率,目前全国的癌症发病率为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二之间。癌症的发病原因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有自然因素、自身因素、遗传因素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因此发病原因异常复杂,但其中会有一个主要因素。对于东堰村15组的情况,由于他没有去现场调查,无法给出结论。但他表示,如果有合适的时间,他会去村里进行调查。

    陪同记者实地进行调查的修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东堰村15组村民癌症高发这一现象,他们此前并没有接到村民报告,这次来到实地了解情况后,他们将对整个东堰行政村近十年或二十年的癌症发病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统计分析,查找原因,同时请专家和更权威的部门到实地进行调查。

  • 1
  • 2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