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民往往都有烟瘾,这主要是尼古丁长期作用的结果。尼古丁就像其他麻醉剂,刚开始吸食时并不适应,会引起胸闷、恶心、头晕等不适,但如果吸烟时间久了,血液中的尼古丁达到一定浓度,反复刺激大脑并使各器官产生对尼古丁的依赖性,此时烟瘾就缠身了。若停止吸烟,会暂时出现烦躁、失眠、厌食等所谓的“戒断症状”,加上很多吸烟者对烟草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依赖,认为吸烟可以提神、解闷、消除疲劳等,所以烟瘾越来越大,欲罢不能。然而近日,科研人员更是发现了大脑的一组神经元可能通过在戒烟期间增加对尼古丁的响应从而破坏戒烟的努力。
此前的研究已经证明了尼古丁与大脑中的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nAChRs)结合,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的结合可能改变神经回路从而促进成瘾。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nAChRs)的α3、β4和α5亚单位在重尼古丁使用和复吸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InesIba?ez-Tallon及其同事研究了小鼠在戒断尼古丁期间的这些亚单位和调控尼古丁渴求的神经信号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组作者比较了来自这些小鼠中系带——这是α3、β4和α5受体亚单位聚集的一个大脑区域——的两个区域的神经元,并且发现了促进大脑有节奏的电脉冲的所谓节律通道的存在。破坏这些节律器让从未接触过尼古丁的小鼠诱导产生了尼古丁戒断的症状。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尼古丁激活了含有α3、β4的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nAChRs)从而增强未接触尼古丁的小鼠的节律器活动。尽管这类活动也在接触尼古丁的小鼠身上观察到了,这组作者报告说,当接触过尼古丁的小鼠进行尼古丁戒断并且重新接触尼古丁的时候,节律器活动增加到了原来的两倍以上。这组作者说,这些发现识别出了大脑的一组神经元,它们在一段时间的戒断之后对尼古丁做出了不同的响应,这提示这些神经元活动的改变可能使戒烟变得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