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癌,在继央视播音员罗京、《情深深雨蒙蒙》方瑜的扮演者李钰等多位公众人物患淋巴癌去世之后,又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数据表明,全球范围内,每9分钟 就会增加一位淋巴瘤患者,淋巴癌是我国高发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平均每年增加4%,成为增长最迅速的恶性肿瘤之一。
中国网浙江频道9月6日讯上午,李开复在微博上公开自己患淋巴癌的消息。许多网友猜测,可能是因为工作压力大,过度疲劳所致。
据杭州市肿瘤医院副院长吴式琇介绍,目前已知淋巴瘤有近70种病理类型,大体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以下简称NHL)两大类。在我国,NHL占全部淋巴瘤病例的90%左右,并且近十几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
李开复微博截图
过度疲劳易患淋巴癌
透支健康换成就不值当
李开复1961年出生,现52岁。
罗京,2009年因淋巴癌去世,终年48岁。
李钰,2009年因淋巴癌逝世,年仅32岁。
一位是公司CEO,一个是央视主播,一个是正努力拼搏的年轻演员,他们工作繁忙,作息通常没有规律,精神压力很大。当然这些是媒体报道的公众人物,没有被公众关注到的淋巴癌患者还有更多。有网友评论,透支健康来换成就真当不值当。
据媒体报道,有统计数据显示最近10年间北京的淋巴瘤发病率增加了108.9%,其中过度疲劳是淋巴瘤的一个重要诱因。在就诊的年轻淋巴瘤患者中,不少是刚参加完高考或者研究生考试的,大一新生也不少;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年轻淋巴瘤患者是“夜猫子”,通宵加班、打游戏的。
对于淋巴瘤患者中过度疲劳者增多现象,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放疗科邓清华主任医师认为,过度疲劳与淋巴瘤发病没有直接关系。但是过度疲劳导致人体免疫力功能下降,必然会加大患癌风险。
邓清华主任介绍到,目前,淋巴瘤的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大约三分之一的病例可归咎于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以及遗传因素。目前公认的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就有非霍奇金淋巴瘤。
淋巴癌有年轻化的趋势
年轻人须重视定期体检
最近几年,淋巴瘤发病的重心在向年轻人转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精神压力过大。
据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内科主任石远凯教授介绍,淋巴癌可以说是年轻人得的最多的肿瘤之一。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放疗科邓清华主任医师介绍到,在我国,NHL以中年人多见,中位年龄为47.8岁,30至70岁患病人数占全部NHL的70.4%.
罗京的主治医生,全军骨髓移植中心主任、解放军307医院移植科主任陈虎教授认为,淋巴癌“青睐”年轻人,和年轻人压力大、经常处于疲劳作战的状态,导致免疫功能下降有关。
因此,年轻人也须注意,不仅需要帮爸妈安排体检,自己也应该定期体检。医生建议在日常生活中定期去体检,时常注意自己的身体有无癌症的征兆,如果有一些反应就要弄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不适。
杭州市肿瘤医院副院长吴式琇还告诉记者,近年来,乳腺癌、宫颈癌等癌症的发病患者都有年轻化的趋势。
降低癌症发病率
预防是唯一办法
李开复在微博上说,“疼痛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但是我们也可以努力遏止它的发生。
据吴式琇介绍,面对日益增长的癌症发病率,饮食不健康、工作环境不健康、作息不规律等不良生活习惯与环境因素的改变已成为导致癌症的高危因素。因此日常生活中应尽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邓清华告诉记者,淋巴癌应该早发现、早治疗。如果身体上出现无痛性的肿块,按上去不太硬,有点弹性,个头长得比较慢或者非常快,并且伴随着持续一周及以上高烧不退,半年之内体重不明原因地持续下降10%以下,夜晚睡觉时出现盗汗等症状的,就应该有所警觉,去医院检查了。
那么如何预防癌症的发生呢?浙江省疾控中心发布资料称,目前,我们还无法确切地弄清癌细胞生长的机制,即基因突变的规律。然而,我们已知一些导致基因突变的因素,例如环境因素:吸烟、有毒化学气体、被污染的水和食物等;物理因素:辐射、紫外线、食物过热等;精神因素:长期焦虑、紧张,精神忧郁、压抑等;内分泌与代谢:内分泌紊乱、化学物在体内的代谢等都可能引发癌变;遗传有时也是癌变的起因。
从这五个因素来着手癌症预防是关键。
贴士
生活习惯和癌症性格是癌症的两大隐患,预防是降低癌症发病率的惟一办法。为此,肿瘤专家总结了日常生活中防癌的一些小常识,提醒大家,防癌其实并不难,贵在坚持。
1、开窗防癌
地面及许多建筑材料都能释放致癌气体--氡及其子体(氡衰变的物质),开窗可使室内空气中的这类致癌物降到最小密度。
2、唾液防癌
日本专家在研究中发现,唾液中的过氧化物具有抑制致癌物质的特殊功效。所以他们建议“一口饭咀嚼30次”,以充分发挥唾液的作用,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3、饮茶防癌
茶叶可阻断致癌物在体内合成,同时,也有抑制亚硝胺致癌的作用。宜常喝绿茶、普洱茶及乌龙茶等。
4、猪血防癌
现代医学专家研究发现,猪血具有防癌作用,尤其对血癌病人,口服新鲜猪血,可以使病情得到缓解和改善。
5、戒烟防癌
香烟中的许多化学成分和放射性元素都能致癌。
6、带鱼防癌
科学家发现,带鱼体表的那层银白色的油脂中,含有一种抗癌成分--硫化鸟嘌呤,它能有效地治疗急性白血病及其他癌症。
7、擦背防癌
日本研究表明,人的皮肤下存在一种组织,平时处于休眠状态,当用毛巾摩擦皮肤后,受到刺激的组织细胞就会活跃起来,进入血液循环,并逐步发展演变为网状细胞。网状细胞具有免疫功能,经常擦背能增强免疫力,达到防癌的效果。
8、常吃蔬菜防癌
蔬菜中的叶绿素、铜钠盐是有效的抗诱变剂,具有抗癌作用。蔬菜中大量的维生素能阻断亚硝胺形成。每人每天应吃400——500克蔬菜和100——200克水果。
9、橄榄油防癌
橄榄油含有包括维生素E在内的抗氧化剂和其他物质,有防癌作用。
10、吃点肥肉防癌
肥肉中的某些物质有抗癌作用。专家建议学学日本冲绳县居民吃肥肉的方法,用慢火炖煮4小时左右,可使有害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减少。
11、β-胡萝卜素防癌
调查表明,饮食中富含β-胡萝卜素的人患癌症的几率较低。专家们指出,每天摄入β-胡萝卜素达6毫克,能起到保护身体,预防癌症的作用。
12、吃蒜防癌
美国国家癌症组织认为,全世界最具抗癌潜力的植物中,位居榜首的是大蒜。经常食用大蒜,既可阻断亚硝胺在体内合成,又可激发人体巨噬细胞吞噬癌细胞。专家建议,每日食用3——4瓣蒜较科学,但不能空腹食用,也不可与蜂蜜同时食用。把压碎的大蒜放置15分钟后再烹饪,能最大限度发挥抗癌功效。
13、改变饮食习惯防癌
不良的饮食习惯可以引发癌变,应注意改善。每周食用红肉不得超过0.5公斤,避免食用加工的肉制品;每天盐的摄入量不超过6克,少吃腌制食品;避免喝含糖饮料,限制摄入高热量食物。母亲最好能对婴儿进行至少6个月的母乳喂养。
14、乐观防癌
精神紧张,情绪压抑,悲观忧愁,严重抑制机体免疫功能,容易诱发癌细胞突变。“癌症性格”是癌细胞产生和发展最有效的媒介。比如性格认真、拘谨,抑郁生闷气,并常常带气吃饭,就容易患胃癌;长期处于失望自卑中的女性,则有可能会患宫颈癌;常常强忍怒火,则容易患乳腺癌;20岁上下的青少年容易患脑瘤与淋巴癌,这类患者大多内向、听话、孤独或固执、不好交往。乐观、开朗能显示出极大的抗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