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学资源 > 【PPT】小儿腹泻病-万杰医学院儿科教研室 - 医学资源下载

【PPT】小儿腹泻病-万杰医学院儿科教研室 - 医学资源下载

2013-08-09 05:00 阅读:1582 来源:爱爱医 责任编辑:爱爱医资源网
[导读] 【PPT】小儿腹泻病-万杰医学院儿科教研室 - 医学资源下载 资源作者:hailuoxunjing 资源分类:医学 - 儿科 资源属性:PPT 资源售价:0 爱医币 资源大小:0.83M 关注入数:3
【PPT】小儿腹泻病-万杰医学院儿科教研室 - 医学资源下载
资源作者:hailuoxunjing
资源分类:医学 - 儿科
资源属性:PPT
资源售价:0 爱医币
资源大小:0.83M
关注入数:379 人次
评论人数:0 人
下载人数:168人
上传日期:2013-04-02 17:02:00
概述 概念:腹泻指大便次数、水分增多和/或性质改变。小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儿科常见病,临床上主要是腹泻和呕吐,严重病例伴有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年龄:6个月~2岁 <1岁者约占50%。 季节:四季均可发病。病毒性—秋末、春初, 细菌性—夏季,非感染性腹泻 — 各季节。 易感因素 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 胃酸分泌低、消化酶分泌量少,酶活性低。婴儿饮食质和量变化较快。 婴儿生长发育较快,所需营养物质较多,胃肠负担较重,易发生消化不良。 婴儿时期神经、内分泌、循环、肝、肾功能发育不成熟,容易发生消化道功能紊乱。 人工喂养 人工喂养:比母乳喂养患肠道感染机会高10倍。 感染因素 1、肠道内感染:--肠炎 病毒:轮状病毒(Rotavirus)最常见 细菌: 肠侵袭性细菌:如志贺氏菌、侵袭性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鼠伤寒沙门氏菌、耶尔森氏菌。 肠毒素性细菌:如霍乱弧菌、产毒性大肠杆菌。 寄生虫:阿米巴原虫、隐孢子虫、蓝氏贾第鞭毛虫 真菌:常见的是白色念珠菌 2、肠道外感染: 肠道外感染产生的毒素致胃肠功能紊乱,亦称功能性腹泻; 肠道外感染的病原体同时感染肠道。 3、肠道菌群紊乱: 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 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 非感染因素 饮食性腹泻:(内源性感染) 过敏性腹泻: 症状性腹泻:天气因素、情绪紧张等。 其它:如乳糖不耐受 肠粘膜的微细结构 临床表现 按病情分型: 轻型腹泻; 常急性起病,全身中毒症状重 重型腹泻: 胃肠道症状重 多伴有水电酸碱平衡紊乱 ( 脱水,低钾、低钙、低镁、血症,代酸等) 按病程分型 急性腹泻:病程在两周内; 迁延性腹泻:病程在两周—两个月; 慢性腹泻:病程在两个月以上。 不同病原所致腹泻的临床特点 轮状病毒(rotavirus)肠炎: 全球轮状病毒感染状况 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特点 病原体:人类轮状病毒(HRV) 发病季节:秋冬寒冷季节多见。 发病年龄:多见于6个月~2岁婴幼儿。 症状: 起病急,常伴发热和上感症状; 呕吐常先于腹泻出现; 全身感染中毒症状较轻。 大便性状:稀水蛋花汤样,无腥臭味 少量白细胞。 脱水多见:多为等渗性脱水,伴酸中毒和 电解质紊乱。 并发症:可侵犯肠外脏器,引起惊厥、 心肌受累等。 预后:自限性疾病,病程3~8天。 病毒抗原检测:感染后1-3天既有病毒从 大便排出, 最长可达6天,可检测出病毒抗原。 产毒性大肠杆菌肠炎 发病季节:多发生在夏季; 症状:起病较急;腹泻和呕吐,无明显全身 感染中毒症状; 大便:水样或蛋花样,无粘液脓血,镜检 无或少量白细胞; 脱水:常发生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预后: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 3--7 天。 侵袭性细菌肠炎--可致菌痢样症状 通常急性起病,伴有高热。 腹泻频繁,大便呈粘液状,带脓血,有腥臭味,镜检有数量不等的白细胞和红细胞。 常伴恶心、呕吐、腹痛和里急后重。 可出现严重的中毒症状如高热、意识改变,甚至感染性休克。 粪便培养可以找到相应的致病菌。 真菌性肠炎 多为白色念珠菌所致。 2岁以下婴儿多见。 常并发于其它感染,或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致肠道菌群失调时。 病程迁延,常伴鹅口疮。 大便次数增多,黄色稀便,泡沫较多带粘液,有时可见豆腐渣样细块(菌落)。大便镜检有真菌孢子和菌丝。 不同病原肠炎的临床特点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大便检查:RBC、WBC等; 血液生化检查:重症者; 十二指肠液检查:用以判断蛋白质、脂肪吸收情况。 诊断 Diagnosis 临床诊断: 根据病程: 根据病情: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病毒?降低 细菌?升高 大便常规、大便培养 血生化:Na+ K+ Cl- Mg2+ Ca2+ 病毒分离、病毒抗体检测 鉴别诊断 大便无或偶见少量WBC者: 1)病毒性肠炎; 2)产毒性细菌性肠炎; 3)非感染性腹泻。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生理性腹泻:6个月以内,一般情况好; 小肠吸收障碍性疾病。 生理性腹泻 多见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外观虚胖,常是母乳喂养儿 常伴有湿疹 除腹泻外,食欲好,生长发育不受限 添加辅食后,大便转为正常 近年发现是乳糖不耐受的一种特殊类型 大便有较多WBC者 多为侵袭性细菌肠炎。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菌痢:流行病学、临床表现、 大便性状及培养; 阿米巴痢疾:大便中RBC多,WBC少, 可阿米巴滋养体; 坏死性肠炎:中毒症状重,大便可呈 赤豆汤样。常伴休克。 急性坏死性肠炎: 可能与肠道产气荚膜杆菌感染有关, 临床症状:高热,中毒状重,腹痛腹胀,频繁呕吐(可分为腹泻便血型、肠梗阻型、腹膜炎型和中毒休克型); 大便特点:病初黄色稀便或蛋花汤样?暗红色糊状或赤豆汤样; 腹部X光:小肠呈局限性充气扩张,肠间壁增宽,肠壁积气。 预防 防止病从口入; 大力宣传母乳喂养; 避免滥用抗生素; 加强护理。 治疗原则 调整和继续饮食,不提倡禁食; 预防和纠正脱水; 合理用药; 加强护理,对症治疗,预防并发症 饮食疗法:目的是防止营养不良的发生 不限制饮水; 母乳喂养儿,可减少喂奶次数,或缩短每次哺乳时间; 人工喂养儿,可将牛奶稀释或喝脱脂奶、米汤等; 病毒性肠炎常有双糖酶(乳糖酶)缺乏,可喂不含乳糖的食品,豆类,发酵奶,去乳糖配方奶等。 药物治疗: 抗生素治疗: 病毒性肠炎—不需抗生素治疗 细菌性肠炎—特别是侵袭性肠炎,应早期应用抗生素。 微生态制剂:调整和恢复肠道正常菌群。 肠粘膜保护剂:如蒙脱石制剂。 止泻剂:感染急性期不用。 助消化剂:用于非感染性腹泻。 护理和对症治疗 消毒隔离,避免感染性腹泻的传播; 勤换尿布:预防上行性尿路感染 尿布皮炎; 仔细观察: 腹泻次数、尿量、水的补充; 严密监测出入水量,控制不同阶段的输液速度; 呕吐的管理 ; 腹胀的管理。 纠正水电及酸碱平衡紊乱: 在液体疗法中另行讲述 迁延性和慢性腹泻的治疗 常伴有营养不良和其他并发症应针对病因治疗 肠道细菌感染:有针对性地应用抗生素,避免发生菌群失调; 注意饮食,改善营养; 有双糖酶缺陷时应暂停一般乳类,改用豆浆或发酵奶; 加强支持疗法国 中医中药治疗; 积极治疗各种并发症。 复习思考题 腹泻的发病机制与临床的关系; 重症腹泻的临床特点; 轮状病毒肠炎、产毒性大肠杆菌肠炎、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的临床特点; 小儿腹泻的治疗原则。
立即下载: 【PPT】小儿腹泻病-万杰医学院儿科教研室 - 医学资源下载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