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胆红素脑病恢复期?
2018-06-09 17:20
阅读:5180
来源:新乡医学影像微信号
作者:南*雪
责任编辑:南山雪
[导读] 胆红素脑病(bilirubin encephalopathy)是指胆红素引起脑组织的病理性损害,病变除大脑基底核,视丘下核、苍白球等神经核被黄染外,大脑皮层、脑膜和血管内膜等处亦有波及,过去称为黄疸已感不够全面。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必须及早处理,以免发展成胆红素脑病。如不及早防止可致后遗症或死亡.
胆红素脑病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概述
胆红素脑病(bilirubin encephalopathy)是指胆红素引起脑组织的病理性损害,病变除大脑基底核,视丘下核、苍白球等神经核被黄染外,大脑皮层、脑膜和血管内膜等处亦有波及,过去称为黄疸已感不够全面。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必须及早处理,以免发展成胆红素脑病。如不及早防止可致后遗症或死亡.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病因
1.出生早期胆红素产生过多,新生儿肝脏未成熟,处理胆红素的能力有限。使得血清未结合胆红素过多,透过血脑屏障,形成胆红素脑病。
2.新生儿出生早期血脑屏障发育未成熟,在一些病理情况下,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增加,游离胆红素更容易通过血脑屏障,形成胆红素脑病。
3.血浆白蛋白水平低下时,使游离胆红素增加,胆红素更易透过血脑屏障。形成胆红素脑病。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症状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典型症状
乏力 呼吸困难 角弓反张 惊厥 拒食 绿牙或棕褐色牙 嗜睡 听觉障碍 心动过缓新生儿绿牙或棕褐色牙
症状轻重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浓度,日龄等因素有关,一般分四期:
警告期:
日龄较小,血清胆红素在256.5μmol(15mg/dl)左右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嗜睡,拒食,肌张力减退,拥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抑制症状,也有表现为呼吸暂停,心动过缓,约半到一天进入痉挛期。
痉挛期:
表现为痉挛,发热,肌张力增高尖叫,慈祥,眼球震颤,呼吸困难,惊厥或角弓反张等兴奋症状,早产儿的痉挛等症状可以不明显,幸存者1~2天后进入恢复期。
恢复期:
先是吸吮和反应逐渐恢复,继而呼吸好转,痉挛减轻或消失,此期约持续2周。
后遗症期:一般在生后2个月~3岁出现,手足徐动,眼球上转困难或斜视,听觉障碍,牙釉质发育不全有绿牙或棕褐色牙,以椎体外系统受损为主的所谓四联症,上海835例溶血病随访所见的48例胆红素脑病中还有智力落后,抽痉或阵挛,抬头乏力及流涎等症状。
在症状出现时血清胆红素有时反而降低,这或许是胆红素中枢神经系统等组织摄取所致,故不能为此而放松警惕,近年应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发现部分血清胆红素171~342μmol/L(10~20mg/dl)的患儿虽无神经症状,但电位曲线的Ⅳ,Ⅴ波形消失,脑干神经传递时间延长,说明听觉神经有功能障碍,这类变化在胆红素下降后又消失,Perlman(1988)称之为暂时性亚临床型胆红素神经中毒症(transient subclinical lilirubin neurotoxicity),认为这种胆红素中毒影响是可以逆转,逐渐恢复。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检查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需做的检查项目
脑脊液胆红素 颅脑超声检查 脑膜**征 颅脑CT检查
严重黄疸的基础上出现嗜睡,吸吮反射减弱和肌张力减退,或两眼凝视,阵发性肌张力增高;重者两手握拳,前臂内旋,角弓反张,有时尖声哭叫。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检查:脑膜**征、颅脑CT检查、脑脊液胆红素、颅脑超声检查、肝功能检查。
1.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增高,以未结合胆红素为主。
2.脑干听力诱发电位异常。
3.头颅MIR可显示基底神经节、丘脑和内囊的影像学异常。
胆红素脑病的影像学表现请点击:【病例解析005】一个不容易诊断的疾病-胆红素脑病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诊断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可以确诊。
鉴别诊断
1、乙脑:主要症状和体征起病急,有高热,头痛,呕吐,嗜睡等表现,重症患者有昏迷,抽搐,吞咽困难,呛咳和呼吸衰竭等症状,体征有脑膜**征,浅反射消失,深反射亢进,强直性瘫痪和阳性病反射等。
2、破伤风:破伤风一般在细菌入侵后1—2周开始出现症状(极少数人有短至24小时或长达几个月才出现症状的)。一般在伤后6~10天发病,也有伤后24小时或数周后才发病的。
发病时间短,症状越严重,病人的危险性也就越大,起初先有乏力,头晕,头痛,烦躁不安,打呵欠等前驱症状,接着可出现强烈能的肌肉收缩,首先是面部肌肉开始,张口困难,牙关紧闭;表情肌痉挛,病人出现“苦笑”面容;背部肌肉痉挛,头后仰出现所谓的“角弓反张”;如发生呼吸肌或喷痉挛,可造成呼吸停止,病人窒息死亡。这种全身肌肉痉挛持续几分钟不等,间隔一段时间又反复发作,任何轻微的**如光线,声响,说话,吹风均可诱发。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