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药资讯 > Stroke:延长溶栓时间窗未必总体获益

Stroke:延长溶栓时间窗未必总体获益

2012-10-09 09:51 阅读:1314 来源:爱爱医 责任编辑:潘乐乐
[导读] 来自英国的一项观察性研究表明,尽管对于个别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发病后4.5小时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仍可获益。但是,对于整体人群来说,延长治疗时间窗将导致更多绝对获益较低的患者接受治疗,使得总体获益减少或完全丧失。而如

    来自英国的一项观察性研究表明,尽管对于个别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发病后4.5小时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仍可获益。但是,对于整体人群来说,延长治疗时间窗将导致更多绝对获益较低的患者接受治疗,使得总体获益减少或完全丧失。而如果每个患者入院到治疗的时间差能减少8分钟,带来的人群获益将和延长时间窗一样大。研究在2012年9月25日在线发表于《卒中》杂志。

    汇总分析表明,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后4.5小时,采用静脉内注射阿替普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可使患者受益,尽管药品消瘦的批准时程为3个小时。然而,溶栓治疗的获益具有严格的时间依赖性。如果延长时间窗以减少治疗的紧迫性,可造成治疗人群获益的普遍减少。

    研究共纳入2005年至2010年来自英国的3830例注册患者。病例数据来源于安全实施卒中治疗——国际卒中溶栓注册研究(SITS-ISTR),该研究采用蒙特卡洛(Monte Carlo)模拟方法,模拟卒中发病后4.5小时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并评价延长时间窗与住院治疗时间变化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患者生存残疾,伴轻微或不伴残疾)。

    研究发现,校正英国SITS-ISTR患者数据库的删改因素后,治疗前剩余时间和治疗所需时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模拟结果显示了“最后时限效应(deadline effect)”的增加,即延长治疗时间窗可导致接受治疗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且这些患者的绝对获益逐渐降低,直至延长的时间窗完全抵消溶栓治疗的人群获益。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