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药资讯 > 政协委员熊思东:加强医学在校生人文教育

政协委员熊思东:加强医学在校生人文教育

2012-03-09 09:58 阅读:803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申琼鹤
[导读] 全国政协委员、苏州大学副校长熊思东 ***总理在今年的**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充分调动医务工作者积极性,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全国政协委员、苏州大学副校长熊思东表示,有些医患矛盾根源在于医生缺乏沟通能力和人文精神。解决这个问题要抓源头,医学院应

    全国政协委员、苏州大学副校长熊思东——

    **总理在今年的**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充分调动医务工作者积极性,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全国政协委员、苏州大学副校长熊思东表示,有些医患矛盾根源在于医生缺乏沟通能力和人文精神。解决这个问题要抓源头,医学院应该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教育。

    熊思东委员说,现在群众的医学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医疗模式也从过去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成了今天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这意味着看病不仅仅要考虑生物问题,也要考虑社会、心理问题。这些变化就要求对医学生的培养不能只注重医学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人文精神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病人’是由‘病’和‘人’组成的,但一些医生看病时只考虑病,不考虑人,看到床号,却忘了病床上躺着的人。他们看上去像是‘医学操手’,和患者很少交流。”熊思东委员说,医生和患者沟通很重要,如果问清病情,有时一两句话能给病人省不少钱,对很多疾病的诊断更是不可或缺的。

    熊思东委员认为,一个好医生一定是把病人放在心上的。怎么把病人放在心上?在学生时代就要开始培养。他说,如果把医学教育分为培养医学生的院校教育、医学生转变为医生的院校后教育以及医生在职业岗位上的终身教育三个阶段的话,比较可行的做法是在院校教育阶段让医学生接受系统的人文教育。熊思东委员说,现在社会提出了这个需求,我国也已经具备了这个条件,“因为很多医学院合并到综合性大学里,而综合性大学通常有很强的人文社科实力,医学院应该好好考虑利用这个资源和优势。”(谢文)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