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医改过程中的“毛刺”应马上打磨

医改过程中的“毛刺”应马上打磨

2017-05-09 19:24 阅读:1334 来源:北青网-北京青年报(北京) 责任编辑:谢嘉
[导读] 在新政磨合的过程中,出现“毛刺”并不奇怪,但必须及时清除,否则长此以往广大群众对医改的信心和信任,势必受到伤害。
  在新政磨合的过程中,出现“毛刺”并不奇怪,但必须及时清除,否则长此以往广大群众对医改的信心和信任,势必受到伤害。有关监管部门对新政实施过程中已经暴露出的“小问题”,不能抱着模棱两可或超然的态度,而应迅速重视起来,明确各种问题的性质,拿出清晰的解决方案,甚至可以公布若干典型事例,供各级医疗机构在工作中参考借鉴。

  《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已正式实行了一个月,5月8日,北京市医改新政刚好“满月”.北京市卫计委公布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北京市三级医院总门急诊量减少15.1%;副主任及以上号别就诊人次减少15.9%,看专家难的问题有缓解倾向。改革实施以来,药品阳光采购累计节约药品费用约4.2亿元,节省幅度达8.2%.

  此次北京医改新政的主要目标在于破除以药补医,改革核心内容包括取消药品加成和挂号费、诊疗费,设立医事***等。改革一个月以来,成绩是明显的。近期,不少患者都感受到了药费有比较明显的下降,一些大型设备的检查费用也下降明显。同时,三级医院总门急诊量减少,药品采购金额下降等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也反映出改革的成绩。

  新政之下患者看病难、看病贵虽有所缓解,但在新政策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颇令患者“心塞”的新问题,这些问题值得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并予以迅速解决。

  目前来看,医改过程中形成的新问题主要集中在医事***方面。有的患者反应,部分医院存在“少开药多挂号”现象,医改后门诊开药量减半,挂号次数翻倍,多付的医事***甚至可能超出药费下降的幅度。有的患者反应,原来门诊一次确诊后即可连续进行多日输液等常规治疗,现在一些医生则要求患者每次常规治疗都要重新挂号开药。还有一些慢病合并其他症状的患者,原来可以一次门诊跨科开药,现在不同的药需在各个科室分别开。以上种种情况,基本都属于一些医院或医生在此次医改过程中,单方面改变了以往医患之间形成的惯例和默契,其结果则是毫无必要地增加了患者在医事***方面的开支。

  毛刺,是被加工材料加工边缘生成的不规则的尖角、毛边,从事过金属加工的人对它都不会陌生。毛刺是金属切削中产生的必然副产品,这种小毛病虽不显眼,但却直接影响到产品品质,加工者必须及时对其予以去除,否则不仅容易造成划伤甚至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对于此次医改过程中产生的“毛刺”,诸如“多挂号”之类的医改“副产品”,有关部门不能听之任之,应予以立即纠正、清理。

  医改中形成的各种“毛刺”,每次从患者口袋中“划拉”走的费用也许不太多,但却会划伤人心。在新政磨合的过程中,出现“毛刺”并不奇怪,但必须及时清除,否则长此以往广大群众对医改的信心和信任,势必受到伤害。有关监管部门对新政实施过程中已经暴露出的“小问题”,不能抱着模棱两可或超然的态度,而应迅速重视起来,明确各种问题的性质,拿出清晰的解决方案,甚至可以公布若干典型事例,供各级医疗机构在工作中参考借鉴。这样不仅可以解决现实中存在的矛盾,也可以让未来改革的步伐更加轻松、流畅。

  值得欣慰的是,市卫计委已决定将对不合理的“多挂号”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并表示如有这类情况将认真核查处理。可以预见,在接下来的医改新政实施进程中,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有关部门既要坚持破除“以药养医”机制、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动价值的改革大方向,也要密切关注改革中不断产生的新问题,及时清理各种对患者造成伤害的“毛刺”.医疗机构及其管理者只有在稳步推进改革的同时,不忘时刻履行服务患者的初心,才能最终将这场医药分开的综合改革推向成功。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