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视角 > 老人医治无效死亡 家属竟写感谢信!

老人医治无效死亡 家属竟写感谢信!

2017-05-09 18:48 阅读:8185 来源:环球医学 责任编辑:谢嘉
[导读] “患者医治无效身亡,家属却张贴感谢信”——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医闹事件频发的今天,无疑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患者医治无效身亡,家属却张贴感谢信”——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医闹事件频发的今天,无疑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怀疑说:“一定是医院和患者家属联手作秀。”也有人不解地说:“不去医闹就不错了,还写什么感谢信呀。”那么,事情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

  3月28日,一对夫妇将用大红纸书写的《感谢信》张贴在湖南衡阳娄底一家医院的布告栏里,起因是他们家的老人成弘本之前在这家医院里治疗。虽然经过医院医生的精心治疗和多次专家会诊,但患者已79岁高龄,医治效果并不明显,最终在医院逝世。

  “医治无效”的字眼让人不得不联想到衡阳两月内连续发生的5起医闹事件。在衡阳的很多地方,殴打医生、围堵医院和科室已经成为恶劣的社会风气。以衡东县医院医闹事件为例:被打的单雅琴医生当天甚至根本就没有选择报案。很多医院面对此类事件也表示,只要患者胃口不太大,往往选择委曲求全,致使医闹更加猖獗。

  面对成弘本老人医治无效死亡的结果,家属不仅没有医闹和责怪,而且由衷感谢这家医院为老人付出的心血和努力。“这家医院尽管设施陈旧,至少医德医风,我已经无话可说了。”患者儿子这样说道。尽管这张红果果的感谢信已经张贴了一个多月了,但仍使来往的医生感觉温暖。

  现实中的医生可能不具备“生死人、肉白骨”的能力,但是面对不可逆的病程进展,他们却可以选择用自己的医德医风给患者及家属带去莫大的安慰。当然,医患关系和谐与否,涉及双方责任,单靠医护人员的努力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患者能够正确地理解医生这一职业。不少患者看待医院、医生,常常是只看重结果不看过程,尤其是缺乏承担风险的意识,对医疗效果的期望值过高,甚至超出了当前的医疗技术水平,不少医疗**就是因此而起的。但是看待医患关系也不要过分悲观,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和家属明事理、讲原则的。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