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我国尚缺乏放疗人才 还需自行培养

我国尚缺乏放疗人才 还需自行培养

2014-12-09 15:45 阅读:1309 来源:医学论坛网 责任编辑:李思杰
[导读] 肿瘤的治疗方法不外乎手术、放疗、化疗、分子靶向及中医等,记者近日探访中国人民**第309医院(总参谋部总医院)放射治疗科,很多肿瘤对放疗的敏感性较高,科室主任李月敏也建议肿瘤患者应该在发病的不同时期咨询放疗科医生,以得到最及时稳妥的治疗。另

    肿瘤的治疗方法不外乎手术、放疗、化疗、分子靶向及中医等,记者近日探访中国人民**第309医院(总参谋部总医院)放射治疗科,很多肿瘤对放疗的敏感性较高,科室主任李月敏也建议肿瘤患者应该在发病的不同时期咨询放疗科医生,以得到最及时稳妥的治疗。另一方面,由于医学院校本科阶段并未设置放疗相关课程,我国目前放疗人才仍处于紧缺状态。
 


    放疗适合多种肿瘤

    全军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第309医院放射治疗科主任李月敏介绍,就肿瘤治疗手段而言,不外乎手术、化疗、放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等,其中具有根治效果的为手术与放疗,接受记者采访之前,李月敏刚刚接诊了一位60多岁的乳腺癌患者,治疗后病情在第三年复发,由于肿瘤压迫食管和气管,在腋窝和锁骨上下区都有肿瘤,患者主诉较多,疼痛、呼吸不畅等,李月敏介绍,乳腺癌对放疗非常敏感,即便不能治愈,也可减轻患者痛苦,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如果乳腺癌并未出现内脏转移,单纯的骨转移通过放疗、化疗或内分泌治疗等控制后平均可以存活7-8年。“放疗适合全身肿瘤,以肺癌为例,作为北京市发病率最高的肿瘤,我们科室平均每天的治疗数量在六七十人,其中约三分之一的患者是肺癌。手术对于较早期患者可以达到90%的根治率,由于放疗设备的不断改进,技术的进步使肿瘤得到更高剂量的照射,而周围正常组织的受量大大降低,放疗也可以达到相近的治愈率”,李月敏表示,尤其是对于高龄及身体情况比较特殊的患者,“我们遇到过有些七八十岁的患者,即便手术可以将肿瘤切除,但由于不能承受全麻及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特殊情况,可以转向放疗治疗。”

    放疗人才匮乏,专业人才需自行培养

    但在放疗领域目前存在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人才的匮乏。至于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李月敏认为,医学院校的课程设置与实际情况有脱节的地方,肿瘤病人的数量在急剧增加,但目前医学院校在本科生阶段并未设置放疗相关课程,学生在轮转期间也不会轮转至相关科室,“另一方面,由于相对特殊,专业性较强,放疗科的门槛也相对较高,不具备相关背景的人员仅通过为期三个月的轮转无法掌握专业技能,另外,射线是一把双刃剑,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避免伤及周围正常细胞及组织,要求高度精准,具有一定的风险,专业要求高,这也是一般人不愿涉足放射治疗的原因之一。”李月敏告诉记者,在人才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为了满足科室需求,往往专业人才还需要自行培养,“我们科室有些医生就是从其他科室转过来的,通常来说,3-5年才能培养出一个可以掌握射线规律、***操作的放疗专业人才,”总之,放疗人才的培养需要专门的机制。

    科室主治医师武勇最初由于随军的原因,2009年从临床(急诊科)转入放疗科,“我上学时并没有专门的放疗专业,我们科室现在的很多医生也并不是从本科就开始学习放疗的,最早接触也是在研究生阶段。”至于这种转变,武勇坦言比较困难,“需具备放射、放射生物学、放射物理学、影像、临床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及能力,我差不多用了三年的时间才能***操作。”

    放疗规范化对综合医院至关重要

    记者了解到,放射治疗科目前有6名医生,其中3名可以***进行操作,李月敏认为科室的放射治疗已经相当规范,“我们的肿瘤放射治疗并没有像很多专科医院一样有细分的类别,在目前的情况下,放疗的规范化治疗对于我们这种综合性医院来说至关重要。”至于花费,李月敏告诉记者,以乳腺癌为例,保乳术后一个疗程的放疗花费在3万元左右,属于国家医保支付项目。

    【权威档案】

    309医院放射治疗科

    拥有世界顶尖的放疗设备,美国瓦里安直线加速器、PET-CT定位CT机及数字X光模拟机以及各种检测设备。目前放疗科正在开展当前肿瘤放射治疗的最前沿技术--三维适形和调强技术(IMRT)和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IGRT)。放疗科还积极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总医院,北京肿瘤医院等兄弟医院加强沟通,开展联合会诊,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诊疗服务。2013年,科室单独获得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一项,合作获得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一项。

    ■对话

    胸腺瘤治疗是特色

    新京报:科室在哪些方面的治疗有自己的特色?

    李月敏:胸腺瘤治疗是我们的特色,尤其是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一方面我们医院曾经设有重症肌无力中心,约有15%-20%的重症肌无力病人会合并胸腺瘤,另一方面,胸腺瘤的发病率较低,很多大型综合医院医生每年接触的患者也不超过10例,我们重症肌无力中心从设立到现在,在不到6年的时间中已经收治了200多例胸腺瘤患者,多学科的会诊制度也使我们吸引了不少患者,胸腺瘤放射治疗在全国也有一定影响力。

    较少患者

    第一时间考虑放疗

    新京报:放射治疗科什么时候开始设立门诊的?

    李月敏:放射治疗科从2008年开始设立门诊,之前均通过其他科室转接病人,门诊的设立让我们能够第一手接触病人。但目前大部分患者仍是通过其他科室转过来的,坦白说,能够第一时间在放射治疗科治疗的患者还是比较少的,目前通过门诊自行收治的患者在30%左右。

    国内多学科会诊制

    还不完善

    新京报:在你看来,怎样的肿瘤治疗才算是合理的?

    李月敏:癌症的治疗应该是多学科综合会诊给出结果,但目前国内这一方面还不够完善。中国肿瘤患者的治愈率仅为30%多,美国平均水平在67%左右,差距之所以如此明显,一方面双方多发瘤种之间存在很大区别,另一方面也与国内多学科会诊制开展得不够完善有很大关系。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