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永宁县率先在全区实行“先住院、后付费”诊疗模式试点。3年来,已经使上万城乡居民受益,并且辐射效应还在扩展。2014年,永宁县先后推出“先诊疗后付费”模式、县乡医院一体化机制、药品“零差率”、医生工资与患者满意度挂钩机制……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民息息相关。继“先住院、后付费”诊疗模式后,永宁县又试推出“先诊疗后付费”模式。11月26日,记者用一天时间进行了体验和采访。
先诊疗后付费 百姓省时又省力
“没想到只用医保卡和身份证挂个号,就可以看病了,所有的检查都做完了,统一再到窗***钱,免除了老百姓做一次检查排一次队交费的麻烦,真是太方便了!”11月26日上午10时,永宁县杨和镇居民王新贵乐呵呵地告诉记者。他说,以前来医院看病经常是他在排队看病,老伴帮他排队交费,看一个小病两人都要上阵,时间更是要耗几个小时。“现在我自己一个人来医院,用不了一个小时病就看完了。‘先诊疗后付费’确实让老百姓受益。”王新贵连连称赞道。
“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和城乡职工医保的居民,都是新模式的服务对象,看病时只带上医保卡和身份证,就可以享受这个方便。”永宁县人民医院医改办主任邢晓晨告诉记者。记者在该医院看到,患者只需先挂号,然后领取一张单据,单据上有各个检查项目的名称,名称后面的空格里只需填上检查费用和医生签字即可。每做完一项检查,医生就会在表单里写上所需支付的费用,诊疗流程结束后,患者拿上单据到大厅窗***费就可以了。
那么,该模式是否会导致患者看病后逃费的情况发生?永宁县卫生局局长刘志刚表示,此前的先住院后付费模式在初期推行的一年多时间里,没有发生一起欠费的情况,而先诊疗后付费的新模式也设定了限制名单,有不良诚信记录的患者、不能提供医保卡和身份证的居民,不在新模式的服务行列中。
县乡一体化 不出乡能享县级医疗服务
上午11点,在闽宁镇卫生院,记者看到,55岁的村民李丽芳做完了B超检查拿着片子让医生看,医生对其某个阴影部位不能确诊,随后将李丽芳的B超片子传到永宁县人民医院,不到5分钟,县医院的专家根据片子就把确认结果传到了卫生院。
“十几年前干农活时我不小心摔伤了腿,走远路不方便,看病对我来说确实很麻烦。”李丽芳说,自从县医院的专家进驻闽宁镇卫生院,村里的村民看病就再也不用走那么远了。“有时专家不在镇医院,医生就通过远程会诊,结果几分钟就出来了,就像县医院搬到了家门口。”李丽芳难掩心中喜悦。
“今年4月份,永宁县人民医院选派了11名医务人员进驻闽宁镇卫生院,启动了县医院整体托管闽宁镇卫生院,望洪镇卫生院移交给县中医医院托管的工作。目前,远程会诊模式已在全县全面铺开,乡村医疗门诊看不了的病,即便县医院专家不在,通过现场远程会诊,病人的诊疗结果很快就出来,大大方便和缩短了百姓看病的时间和路途。”永宁县卫生局局长刘志刚表示。10月底,闽宁镇分院将全面完成进驻人员90余名、开设床位80张的办院规模,切实解决闽宁镇群众就医住院的实际困难。
药品“零差率” 群众满意度与医生工资挂钩
“您好,我是永宁县人民医院病人回访中心护士,请问您手术后情况怎么样?有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小宝贝还不错吧?你要是哪里不舒服立即***里复查啊……”下午3点,记者在永宁县人民医院看到,回访中心的几名护士正在耐心地给病人打电话。一位姓张的护士告诉记者,她正在回访一名剖宫产孕妇,这位孕妇刚刚出院一周。
刘志刚告诉记者,不可否认,以前医生的工资与其开出了多少药品有直接关系,所以会导致一些医生乱开药方的现象。而现在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进价多少钱卖出去就多少钱,医院从中不赚病人一分钱。药品“零差率”让医生的收入与医院收入不再挂钩,而与医生的工资挂钩的是工作数量、质量、难度和群众满意度。
“每个病人看完病都要为医生打分,如果病人给医生打80分,那他的绩效工资就只能拿80%,如果打的是100分,那他就能拿100%的绩效工资。医生的利益直接与群众对他的认可度挂钩,这无形中会让医生对病人更加负责,开药方的手也会更加慎重。”神经内科医生谢炜感慨地说。
一项项有力的举措,使得永宁县的医改工作由点到面,层层铺开,在全区实现了多个“率先”:率先推出“先住院后付费”,“先诊疗后付费”制度,率先推行药品零差率,医生收入与患者满意度挂钩机制;率先在乡镇卫生院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县乡一体化服务……永宁县已在医改中吹响了集结号,而对老百姓而言,则是真正享受到了医改带来的方便和实惠。
最新!医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万增加到2023年的19....[详细]
连续工作满15年或累计工作满25年且仍在岗的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在满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