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前列腺癌患者做根治手术的患者死亡风险大幅降低,这一点在65岁以下男性患者中尤为突出。这新研究或给这些前列腺癌患者警示。
大多数情况下,前列腺癌进展缓慢,所以更多的患者能都带瘤生存而不会死于前列腺癌。因此,一些患者因为担心积极治疗可能导致的阳痿或尿失禁风险,而选择了“观察等待”(watchful waiting)或“积极监测”(active surveillance)。这些患者在确诊前列腺癌后没有立刻接受治疗,而是通过血液检查、病理活检、超声的方式来监测病情;待到肿瘤进展或恶化后,他们才采取积极的治疗。
1989年到1999年间,研究人员选取了695名年龄低于75岁、确诊为低风险前列腺癌且未发生骨转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监测观察组、根治行手术组(手术切除前列腺癌及其周围组织)。研究人员对695名患者进行了随访,直至2012年末。在接近四分之一个世纪的随访中,手术组63人死于前列腺癌,监测观察组99人死于前列腺癌。手术组患者尿失禁的概率接近监测观察组的四倍,分别为41%、11%.两组均有近五分之四的患者发生勃起障碍。
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副首席医疗长Len Lichtenfeld博士认为,上述研究结果不能促进前列腺癌患者去积极手术,因为上述研究中大部分患者都是在90年代确诊为癌症,而现今的美国在前列腺癌的检查与治疗情况跟那时的瑞典有很大区别。他说,这篇论文有很多微妙之处,很多观点容易令人费解。这是一项始于80年代晚期的研究,这项研究是在当时已有知识的背景下完成的,我们在理解它的时候需要意识到这一点。那时所诊断的前列腺癌,接近九成被发现时已经大到能扪及。只有很少一部分是通过PSA筛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筛查前列腺癌)发现的。
研究的共同作者、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Harvard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的流行病学家Jennifer Rider博士说:“如今确实大多数前列腺癌都是通过PSA筛查诊断出来的,这种筛查让10年后才可以扪及的肿瘤能被尽早发现。这些早期肿瘤生长缓慢、症状轻微,就连尸检研究也发现,死于其他原因的男性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患者患有前列腺癌但是从未被发现。另外,我们的对照组接受的是监测观察。虽然这个词有时与积极监测类似,但我看来这两个词的意义不尽相同。在我们的研究中,监测观察组只对症治疗,即使肿瘤进展了也不手术治愈癌症。这与积极监测的以治愈为目的大相径庭。此外,我们观察到,手术组患者的痛苦明显大于监测观察组。”
在现今看着,这项来自瑞典的长达4分之一个世纪的研究,虽然未用现在可达到的最好医疗技术,但起码让我们知道了前列腺癌的行为方式。前列腺癌患者需要自己权衡利弊,在接受手术和积极监测观察之间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