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视角 > 医院“病号餐”之健康向左美味向右

医院“病号餐”之健康向左美味向右

2014-01-09 14:12 阅读:4185 来源:医学界 作者:孙福庆 责任编辑:云霄飘逸
[导读] 不锈钢的餐盘里,盛放着一份米饭、一份土豆丝和两块腐乳肉。看了一眼泡在深红色的汤汁里、几乎一大半是肥肉的腐乳肉,郭阿姨手中的筷子拿起又放下:“这么肥,叫人怎么吃?”

   

    不锈钢的餐盘里,盛放着一份米饭、一份土豆丝和两块腐乳肉。看了一眼泡在深红色的汤汁里、几乎一大半是肥肉的腐乳肉,郭阿姨手中的筷子拿起又放下:“这么肥,叫人怎么吃?”

    郭阿姨是沪上某大型三甲医院心内科病房的住院病人。对于医院的医疗质量、硬件设施、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郭阿姨赞不绝口。唯独这一天三顿的“病号餐”,让自认并不算特别挑剔的郭阿姨大摇其头。

    上周,2013年上海市公立医疗机构服务质量报告出炉。虽然住院病人满意率达96.08%,处于优秀水平。但在单项满意率排序中,有关医院伙食的四个项目全部位列倒数;其中最低的一项满意率仅为82.83%,名列倒数第一。我们不禁要问,“病号餐”何以如此招人诟病?“病号餐”又有没有被“救赎”的可能?

    “实不能也”:健康美味难兼顾


    寡淡的滋味,单调的搭配,糟糕的口感……简而言之,就是两个字:难吃。如果用最简单的逻辑来考量,只要把菜做得可口些,医院伙食的难题似乎就能迎刃而解。然而,医院营养科却有着自己的苦衷:非不为,实不能也。

    “过油炒出来的青菜和清水汆出来的青菜,味道能比吗?”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韩婷看来,对于医院伙食,健康和美味如同鱼与熊掌,难以兼得:“健康向左,美味向右。医院的伙食可以说就站在这个路口。”

    韩婷告诉东方网记者,与普通餐饮不同,所谓的“病号餐”一般都兼有治疗作用,因此在食材的选择、烹饪的方式、调味品的用量方面都有着限制,而这些恰恰是“美味”的根基。对于部分有特殊膳食医嘱的病人,这种限制则更加严苛。以肾脏病病人为例,由于需要低钠饮食,因此这类病人的伙食中甚至连盐的用量都需要控制。

    在重重限制之下,医院营养师就像是戴着镣铐的舞者,力求在“病号餐”中寻找“健康”与“美味”之间,那微妙的平衡点。但是韩婷向记者坦言,要完全满足病人对于医院伙食的要求,实在很难做到:“住院病人来自五湖四海,东西南北口味大相径庭,可以说是真正的众口难调。作为负责所有病人饮食的部门,我们只能说我们会尽全力。”

    “知易行难”:人力资源缺口大


    除了医生专门开具膳食医嘱的病人,更多的住院患者在饮食上其实并没有太多的禁忌,只要普通饮食即可。用病房的“行话”来说,就是所谓的“普食”.东方网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些“普食”病人对于“病号餐”的抱怨最为集中。

    报道开篇提到的郭阿姨就是一名“普食”病人。她表示,除了饭菜的味道不合胃口,挑选余地太少是她对“病号餐”不满的最主要原因:“每顿饭一荤一素,荤菜和素菜各只有三种可以选。对着送来的菜单,有时候真的不知道该吃啥好。”

    在此次上海市医疗机构满意度调查中,住院病人对于医院伙食品种匮乏的满意率最低。对此,调查课题组建议各医疗机构“适度提高伙食标准”,然而这对于绝大多数医疗机构而言似乎又是一个“知易行难”的课题。首当其冲的,就是人力资源的不足。

    根据2009年由当时的卫计委所制定的《营养科建设与管理指南》,医疗机构营养厨师人数与床位比例应为1: 25-30,营养科护理员(配膳员)人数与床位比例应为1:35-45.这一标准,沪上鲜有医院能够达到:市区某家三级医院实际开放床位1500张,即使按照1:30的比例计算,也需要至少50人的厨师队伍。然而该院营养科负责人向东方网记者透露,把医院营养科的厨师、配膳员、勤杂工全部算上,总数都不足30人,人力的巨大缺口显而易见。

    这位负责人分析说,目前上海大型医疗机构业务量普遍较大,各个岗位都存在人员缺口。医院出于成本和人员编制的考虑,永远都是优先考虑招收临床医护人员,而营养科往往被“边缘化”,长期处在“缺人”的尴尬中。另一方面,繁重的工作和菲薄的薪资也加大了招人的难度:“因为伙食需求量大,所以厨房每天都是早饭烧完烧中饭,中饭烧完烧晚饭,连轴转。厨师的工作非常辛苦,但待遇却非常一般。”

    “躺着中枪”:谁是谁的“出气筒”


    除了口味和菜色品种方面的“硬伤”,一些在医院方面“不足为外人道”的“技术原因”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住院患者对于医院伙食的满意度。不少时候,营养科真的是“躺着中枪”,充当着住院患者“出气筒”的角色。

    东方网记者采访的市区另一家三甲医院,每月都会进行全院范围的患者满意度测评。各科室满意度排行榜上,营养科每个月都会毫无悬念地占据“副班长”的位置。该院负责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从回收的患者问卷和电话随访的结果看,营养科的满意度得分虽低,但却鲜有患者反应问题或表达具体的不满。

    这名工作人员向东方网记者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在对一名住院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时,这名患者对营养科的服务勾选了“很不满意”.但问他不满意在哪儿,又始终回答不上来。几经追问,这名患者方才道出实情。原来,这名患者入院治疗已近一月,治疗效果却始终不尽如人意。他一方面想表达不满,一方面又怕得罪病房的医生护士,所以就把气撒在了在他看来最无足轻重的营养科头上。

    类似这样的案例并非少数。东方网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也发现,虽然确有不少抱怨,但大多数住院患者对于医院伙食还是抱持着基本满意的态度,同时对于“病号餐”的要求和心理预期也并不高。但是,不少病人在接受采访时,会将话题引向医疗费用、医疗效果等方面。一名患者甚至向记者直言:“医院看不好病,伙食再好有什么用?!”

    记者手记

    医院里难吃的“病号餐”,其实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面对“吃的问题”,我们当然希望医院方面能够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真正重视起住院患者的日常餐饮。同时,也需要相关主管部门***政策、制定标准,摸索新的路径和方法,把患者们的“吃的问题”也当作我国医疗卫生改革过程中的一项工作来抓。

    另一方面,患者向营养科、向医院伙食撒气的做法固然荒诞,但也颇耐人寻味。一客白米饭,一荤一素两个菜,或许也能折射出患者对于整个医疗行业的服务满意度。在医患关系几乎跌至冰点的时代大背景下,如何做到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这“三好一满意”,值得全行业共同思索。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