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视角 > 120医护人员的无奈:被患者家属打骂是常事

120医护人员的无奈:被患者家属打骂是常事

2013-12-09 14:56 阅读:2483 来源:厦门日报 作者:孙福庆 责任编辑:云霄飘逸
[导读] 为站在急救第一线的120急救中心的医疗人员,他们每天都要面对太多心情急迫的家属,被辱骂、被大声呵斥早已成了家常便饭,某些家属行为过激,甚至还会动手殴打工作人员,就拿此次被殴打的急救车司机雷师傅来说,他就已经不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了。

   

    为站在急救第一线的120急救中心的医疗人员,他们每天都要面对太多心情急迫的家属,被辱骂、被大声呵斥早已成了家常便饭,某些家属行为过激,甚至还会动手殴打工作人员,就拿此次被殴打的急救车司机雷师傅来说,他就已经不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了。

    “对于急救中心的医护人员来说,每天都要做好遇见‘无理’家属的准备。”谈及急救医护人员的不易,雷师傅如是说。

    太委屈:今年120医疗人员被殴打,性质较严重的案例有两三起

    雷师傅从业五年多了,遇见大大小小类似的事件不少,除了前天的事件以外,去年夏天在急救一个醉汉的过程中,他也曾被“袭击”.

    那天凌晨,120急救中心接到热心市民报警,称有一男子醉倒路边昏迷不醒,雷师傅便驾驶急救车前往急救,在抬男子上救护车时,这名男子突然苏醒,不明状况下就开始对雷师傅拳打脚踢。

    喝过酒的家属也同样“危险”,一次抢救一名不慎摔破头的男子,在送医的途中,坐在前排喝了点酒的家属称雷师傅开车太慢,延误就医时间,竟动手要抢方向盘,幸好被车上同行的医护人员及时制止。“醉汉没有力气,我也没受什么伤,也就算了。”

    医护人员卓先生也有被患者家属殴打的经历,去年三月份左右,在赶往一个抢救现场后,患者由于病情较重已经死亡,卓先生告知家属后,竟被家属殴打,致鼻梁骨断裂,脸上至今还留有伤疤。

    据市医疗急救中心医务科吴科长介绍,今年以来,120急救中心医疗人员被殴打,性质较严重的案例就有两三起,平常的“小打小闹”,医疗人员站在病人角度理解后,还都没有记录在册。

    不哭泣:医疗人员的“秘诀”是与家属沟通语气尽量婉转,不让喝酒家属坐前排等

    作出极端行为的基本上是心急的患者家属,或者是神志不清的醉汉。由于时常遇见类似的事件,有经验的医疗人员已经总结出一套自我保护的方法。雷师傅就认为,遇见喝醉酒的患者和家属最需要留个“心眼”,“这些人情绪往往不受控制,易怒。”于是,为了避免抢方向盘的事情再次发生,雷师傅坚决不让喝过酒的家属坐到前排位子上。另外,在对醉酒患者进行治疗时,医疗人员也尽量注意力度,并且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在与家属进行沟通时,从语气上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用婉转的词汇,耐心地与家属进行解释。”卓先生称,有些患者家属较明事理,能控制稳定情绪,但遇到实在无法应对的情况,医疗人员只能报警求助。

    求理解:医护人员能理解家属的着急心情,但希望家属明白急救人员的不易

    市医疗急救中心医务科吴科长表示,急救中心为了第一时间抢救患者,规定急救车在接警后五分钟之内就必须发车,但路上情况无法估计,遇到堵车、特殊天气情况或是地面修路,急救车也无可奈何,若是遇到新建的小区或是偏僻的目的地,司机会有找不到路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患者家属的配合和支持。“通常,车上的医护人员都会及时同报警人联系,预先告知情况,但仍会遇见不理解的患者家属。”

    “对于患者家属急迫的心态,我们十分理解。”吴科长说,医护人员也是以救人为第一要义,就因为如此,急救中心的医护人员从来“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受到人身伤害时,也只能以躲避来处理。“就拿前天的事例来说,雷师傅在被殴打后选择躲避,还能在第一时间通知控制中心,请求派另一部救护车来增援,就是站在抢救患者生命的角度上来思考。”

    吴科长认为,医患之间需要互相理解,医护人员了解患者家属救人心切,也希望患者家属能明白医疗人员工作的不易,“如此一来不仅能保护医疗人员的人身安全,也能够保障急救工作顺利有序地展开。”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