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视角 > 京都大学“人工造血”研究获新进展

京都大学“人工造血”研究获新进展

2013-12-09 14:29 阅读:662 来源:生物360 作者:孙福庆 责任编辑:云霄飘逸
[导读] 日前,来自京都大学iPS細胞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成功利用干细胞培育出能够携带氧的红细胞,在此基础上有望大量培育用于输血的红细胞,帮助医疗系统缓解用血紧张状况。

    日前,来自京都大学iPS細胞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成功利用干细胞培育出能够携带氧的红细胞,在此基础上有望大量培育用于输血的红细胞,帮助医疗系统缓解用血紧张状况。

    哺乳动物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不能自我**,这让严重贫血患者目前只能通过输血进行治疗。对红细胞进行实验室大规模培育,在日本一直是受重视的课题。

    虽然成熟的红细胞不能自我**,但其发育过程中的“半成品”——红系祖细胞具有**能力。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期刊《干细胞报告》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发现有两个基因对红系祖细胞的**和成熟发挥重要作用。

    研究人员将这两个基因导入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中,成功培育出在实验室中几乎可以无限**增殖的红系祖细胞,并使它们成功分化为成熟的红细胞。分化出的红细胞中大部分都是胚胎血红蛋白,与成人血红蛋白不同,但研究人员证实这些血红蛋白有携氧能力,并能在输血后在实验鼠体内循环。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将进一步研究如何让红系祖细胞分化出含成人血红蛋白的红细胞,以期最终改善日本供血紧张状况。干细胞是能够发育分化成不同细胞的“原初细胞”.胚胎干细胞来自胚胎,分化能力最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是通过对成熟细胞进行“重新编程”培育出的,同样有很强的分化潜力。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