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业交流 > 血浆置换疗法的临床应用(2)

血浆置换疗法的临床应用(2)

2011-04-08 14:58 阅读:7985 来源:爱爱医 作者:i*m 责任编辑:iam
[导读] 血浆置换是将患者血液的有形成分与血浆分离开,然后将血液的有形成分,需补充的血浆或净化血浆及替代品输回体内,以清除患者血浆内的致病物质,达到治疗的目的。


    5. 血浆置换疗法在血液病治疗中的应用

    5.1 血栓性微血管病

    血栓性微血管病是多发性微血管血栓形成的一组疾病,临床上常见的有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溶血尿毒综合征。应用血浆置换疗法的目的在于补充具有抗血栓形成或纤溶活性的机体内缺乏的血浆因子,去除循环血液中的毒素。本病发展迅速,在没有条件做血浆置换治疗者多数死亡。目前认为一旦确诊,立即采取血浆置换治疗。置换液为新鲜冰冻血浆,疗程为7-10天。同时加用抗血小板凝集药物,大量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5.2 高g-球蛋白血症

    高g-球蛋白血症是由于血液粘滞度异常升高,微循环血流缓慢,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引起闭塞性微血管病变。血液粘滞度异常升高的原因为:1.免疫球蛋白量增加;2. 大分子免疫球蛋白增多;3. 蛋白的复合体。 多聚体形成。一经诊断为高g-球蛋白血症,首先应明确原发病(骨髓瘤,淋巴瘤,自身免疫病等等),给予药物治疗,抑制免疫球蛋白产生。在病情危重,血粘度异常增高,药物治疗效果尚需一定时间的情况下,可根据免疫球蛋白的量及种类,选择不同的血浆置换方法进行治疗。

    6. 血浆置换疗法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

    在器官移植领域,血液净化疗法不仅限于肾移植前的血液透析和器官移植前的血浆置换,作为替代疗法及体液免疫调节手段,还可以应用于清除移植前、后抗体,免疫复合物,也可用于缓解对药物治疗无效的体液性排斥反应。(1)ABO血型不同者肾移植与血浆置换:不同ABO血型者进行肾移植,受者血清中抗血型抗原抗体与移植肾血管内皮细胞抗原结合,引起超急性排斥反应,使移植肾功能废弃。1981年Slapak首先报道了通过血浆置换疗法治疗由于ABO血型配型错误而引起的移植性急性排斥反应。以后相继有学者报道了ABO血型不同者应用血浆置换疗法清除抗A,抗B抗原抗体进行肾移植的临床观察结果。随着血浆置换及血浆吸附等疗法的应用和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开发,在强效免疫抑制剂治疗基础上ABO血型不同者肾移植已成为现实。(2)原已存在抗淋巴细胞抗体阳性与血浆置换:原已存在抗淋巴细胞抗体是受者在移植前通过输血,妊娠,感染或重复移植,出现致敏淋巴细胞而产生的抗体。在淋巴细胞交叉阳性情况下进行肾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高,通过血浆置换疗法清除体内的抗淋巴细胞抗体,然后进行肾移植手术,可取得满意的效果。(3)移植后血浆置换疗法:细胞性排斥反应常用以 类固醇激素为主的药物进行治疗,对药物抵抗性的体液性排斥反应多选择血浆置换疗法,血浆置换疗法作为免疫调节疗法之一用于临床。

    随着血浆置换技术的发展,临床应用范围逐步扩大,目前在重症肝炎,急性肝功能衰竭,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氏病等消化系统疾病;浸润性突眼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水疱性皮肤病(大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坏疽性脓皮病等皮肤疾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多脏器衰竭等疾病的治疗,急重症的抢救中,血浆置换疗法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  王力宁

  • 1
  • 2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