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药资讯 > 心脏瓣膜病治疗有了新术式: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心脏瓣膜病治疗有了新术式: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2013-08-08 14:31 阅读:2780 来源:医学网站 作者:网* 责任编辑:网络
[导读] 在近日举行的第七届钱江国际心血管病会议上,与会专家表示,对于高龄、合并多器官疾病、曾有开胸手术史及心功能较差的心脏瓣膜病患者,外科手术治疗风险较大或根本无法耐受手术,可尝试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进行治疗。

    在近日举行的第七届钱江国际心血管病会议上,与会专家表示,对于高龄、合并多器官疾病、曾有开胸手术史及心功能较差的心脏瓣膜病患者,外科手术治疗风险较大或根本无法耐受手术,可尝试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进行治疗。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教授在国内开展首例TAVI.葛均波强调,对于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介入治疗,需要心内科、心外、超声、放射、 麻醉、护理等多学科协作,以有经验的瓣膜病治疗团队为核心,以正确选择患者、瓣膜类型和入路途径为保障。从患者选择角度看,医生首先要从患者是否需要瓣膜 置换术、是否是外科手术禁忌或高危患者、有无TAVI手术禁忌症等方面进行临床因素评估,其次要进行影像学评估。

    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院长王建安教授介绍,心脏瓣膜出现纤维化和钙化所致的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尚无有效药物逆 转瓣膜钙化,外科手术换瓣仍是首选治疗手段。近年来,逐渐成熟并在临床得以应用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为不适合外科手术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 疗选择。目前,该技术在欧美等国家已开展了8千多例,我国也有少数几家医院开始尝试瓣膜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

    TAVI目前的适应症包括:严重三叶式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解剖上适合TAVI、预期寿命>12个月,外科术后30天内死亡风险>50%或存在严重不可逆合并症、胸部放射治疗后、胸廓畸形、严重肝脏疾病等外科手术禁忌者。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