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院士评选先脱候选人“官袍”

院士评选先脱候选人“官袍”

2013-07-08 14:29 阅读:1365 来源:生物360 作者:网* 责任编辑:网络
[导读] 在中国工程院公布的173位有效候选人中,企业高管居然占据数十个席位,令人意外。虽然候选人构成具体信息不详,但可以预料,除了企业高管之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高层官员也占了很大比例。可见,院士成"院仕",院士评选去行政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尽管在发布时间和平台的选择上刻意保持低调,但中国工程院7月1日公布的201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还是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质疑:173位候选人中,竟有数十位企业高管赫然在列。
 


    在中国工程院公布的173位有效候选人中,企业高管居然占据数十个席位,令人意外。虽然候选人构成具体信息不详,但可以预料,除了企业高管之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高层官员也占了很大比例。可见,院士成"院仕",院士评选去行政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最突出的例子是,2010年中国科学院新增的35名院士中,八成是高校或研究机构的现任官员;中国工程院新增的48名院士中,超过85%是现任官员……研究院士制度近10年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顾海兵则认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现象是一种必然,无非是受中国人骨子里"官本位"文化的影响。

    "官本位"是寄生在社会肌体上的一颗毒瘤,已经严重侵入和腐蚀了当今中国学术界,也严重影响着中国学术界的价值判断与利益分配。事实上,正是看到了为官者在学术领域中的通赢与通吃现象,所以才会有大量的学者甘于去做一些琐碎的行政事务,甘于以牺牲学术研究时间为代价,去换取行政职务,以及蛰伏在官位之上的诸多权力。而在学术界,拥有官位与权力,就意味着拥有大量的科研经费以及各种社会特殊资源,行政至上而非学术至上,实际上已经牢牢主宰了学术界的地位与方向。

    在"官本位"活色生香的背景之下,哪怕是有绝大多数的院士成为"院仕",也不足为奇。问题是,当学术不能归学术,行政不能归行政,二者的位置交错重叠、混淆不清时,学术研究只能成为科学领域中的"鸡肋",成为行政官员贴在脸上的"标签",这无疑是中国学术界最大的悲哀。因此,两院院士评选若要真正去行政化,首先应脱掉候选人的"官袍",除了限制**官员之外,也要限制企业高管和学术官员的比例,让那些长期从事科研且成果卓著的普通科研人员,在两院评选中脱颖而出。

    相关阅读:

    王正敏院士召开通报会:否认学术造假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