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去甲肾上腺素为啥一定要用糖水配?

去甲肾上腺素为啥一定要用糖水配?

2022-09-08 15:27 阅读:11081 来源:网络 作者:爱爱医小编 责任编辑:爱爱医小编
[导读] 临床用药,怎样区分用葡萄糖配还是用盐水配?

临床用药林林总总,当拿到一种药,有些只能用葡萄糖来配,有些却万万不能用葡萄糖配;有些只能用盐水来配,有些却不能用盐水来配。这些,你知道吗?


只能用葡萄糖配伍的药物


1.去甲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静滴时不能使用生理盐水作为溶媒,是因为去甲肾上腺素分子结构中具有儿茶酚结构;


性质不稳定,接触空气或受日光照射,极易被氧化变质,生成红色的去甲肾上腺素红;


碱性条件下加速氧化,中性及酸性条件下,也易发生氧化,但相对碱性下较稳定,微酸性时稳定性最好。


因此临床上去甲肾上腺素宜选用偏酸性的 5% 葡萄糖注射液或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静滴。


而去甲肾上腺素加适量冷生理盐水可用于止血主要是用其收缩粘膜血管的作用, 但可能促进局部粘膜坏死,应慎用。


2.胺碘酮


盐酸胺碘酮是碘化苯并呋喃衍生物,属 III 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盐酸胺碘酮的 pH 为 2.5-4.0,而 0.9% 生理盐水的 pH 为 4.5-7.0;5% 葡萄糖 pH 为 3.2-6.5。


盐酸胺碘酮具有苯并呋喃基团,在溶液中随 pH 变化呋喃环可能发生开环,且胺碘酮结构中还有碘,随 pH 的变化容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因此临床上建议胺碘酮与 5% 的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使用。


3.多烯磷脂酰胆碱


多烯磷脂酰胆碱的化学结构上与内源性的磷脂一致,在有电解质的溶液中,会破坏多烯磷脂酰胆碱的结构,降低多烯磷脂酰胆碱在溶液中的溶解度,会有沉淀析出。


所以静脉滴注时,严禁用电解质溶液(生理氯化钠溶液,林格液等)稀释;

若要配制静脉输液,只能用不含电解质的葡萄糖溶液稀释(如 5% 或 10% 葡萄糖溶液)。


4.奥沙利铂


奥沙利铂是继顺铂、卡铂之后第三代铂类化合物,其化学式呈反式构象,奥沙利铂的左旋异构体是没有活性的。


而奥沙利铂在生理盐水以及碱性溶液中,其会部分转化为顺铂和左旋异构体,药物活性降低,影响药物的疗效。


因此,奥沙利铂与生理盐水存在配伍禁忌,临床多将奥沙利铂溶于 5% 葡萄糖溶液 250 ml 至 500 ml 中(以便达到 0.2 mg/ml 以上的浓度),持续静脉滴注 2-6 小时。


5.两性霉素 B 脂质体


两性霉素 B 脂质体在大量电解质的输液中如生理盐水,容易发生可逆的聚集现象即絮凝。


以致粒子凝聚而产生沉淀,即发生物理变化,破坏两性霉素 B 脂质体的结构,因此其不能与生理盐水配伍。


临床上多用 5% 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后于 6 小时内静脉滴注,且滴注速度宜缓慢(滴速不得超过每分钟 30 滴);滴注浓度不宜大于 0.15 mg/ml。


不宜用糖配伍的药物


需要注意的是以下这些药物正好相反,不宜用 5% 葡萄糖液配伍,因可能出现药品疗效、稳定性降低等情况。


1.呋塞米


呋塞米注射液为碱性较高的钠盐注射液,即呋塞米加氢氧化钠与氯化钠制成的灭菌水溶液。


呋塞米注射液与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混合后的液体中氢氧化钠和酸(葡萄糖液为弱酸性)起中和反应,pH 值改变,呋塞米析出,析出结晶,导致溶液出现混浊。


因此呋塞米注射液严禁与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临床常用呋塞米注射液与氯化钠注射液配伍,pH 值改变不大,不影响呋塞米的稳定性。


2.青霉素


青霉素钠的最适 pH 为 6-6.5,10% 葡萄糖注射液 pH 为 3.2-5.5,5% 葡萄糖注射液的 pH 为 3.2-6.5。


青霉素类在结构中均含有内酰胺环,而该环在酸性或碱性环境下均易分解,导致药物失效。


故 5% GS 和 10% GS 不宜作青霉素 G 的溶媒,多采用氯化钠注射液(pH 4.5-7.0)作为溶媒。


3.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以钠、钾盐的形式组成,在含有葡萄糖、葡聚糖或酸性碳酸盐的溶液中不稳定;


在 pH 6.5 以下的溶液中可能出现沉淀;在氯化钠中性溶液中易溶且较稳定。

应严格按照法定说明书中规定的溶于 50-100 mL 的氯化钠注射液内,且要现配现用,否则易发生变色现象而引起药物疗效的降低及由此产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


4.肝素钠


肝素钠的 pH 为 8.5,而 0.9% 生理盐水的 pH 4.5-7.0,5% 葡萄糖注射液的 pH 3.2-6.5,10% 葡萄糖注射液的 pH 为 3.2-6.5。


肝素钠在酸性条件(pH< 6)的溶液中很快失活。


因此肝素钠严禁使用葡萄糖配伍给药,临床上静脉注射时首次 5000-10000 单位,之后或按体重每 4 小时 100 单位/kg,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应用;


静脉滴注时每日 20000-40000 单位,加至氯化钠注射液 1000 ml 中持续滴注。滴注前可先静脉注射 5000 单位作为初始剂量。


5.磺胺嘧啶钠


磺胺嘧啶钠注射液为磺胺嘧啶加氢氧化钠的灭菌水溶液,其 pH 为 9.5-11.0.

若加入葡萄糖注射液(pH 3.2-6.5)中滴注,前者为碱性,后者为弱酸性,两者混合后,易析出磺胺结晶,进入血液可造成栓塞。


因此,磺胺嘧啶钠严禁与葡萄糖配伍使用。常用无菌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稀释成 5% 的溶液,缓慢静脉注射,静脉滴注浓度 ≤ 1%。


6.丝裂霉素


注射用丝裂霉素溶液状态易受 pH 影响,随 pH 下降稳定性也下降,因此尽量避免使用 pH 低的注射液配伍;


临床上常每次 6-8 mg,以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后静脉注射,每周一次。


只能用生理盐水配伍的药物


1.碳酸氢钠


碳酸氢钠属于酸碱平衡调节药,其解离度大,可提供较多碳酸氢根离子 (HCO3-)。


而 0.5% 或 10% 葡萄糖注射液的 pH 为 3.2-6.5,呈酸性,使碳酸氢根离子分解,形成水和二氧化碳,而使药物失效,不能中和机体过多的酸。


0.9% 氯化钠注射液中存在钠离子,可缓解碳酸氢钠的解离。


所以碳酸氢钠与氯化钠配伍更稳定。临床上碳酸氢钠用于静脉给药多使用生理盐水稀释。


2.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以钠、钾盐的形式组成,在含有葡萄糖、葡聚糖或酸性碳酸盐的溶液中不稳定。


在 pH 6.5 以下的溶液中可能出现沉淀,在氯化钠中性溶液中 (pH 值 6.5-7.0) 易溶且较稳定。


应严格按照法定说明书中规定的溶于 50-100 ml 的氯化钠注射液内.

且要现配现用,否则易发生变色现象而引起药物疗效的降低及由此产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


3.速尿(呋塞米)


呋塞米注射液为碱性较高的钠盐注射液,即呋塞米加氢氧化钠与氯化钠制成的灭菌水溶液。


呋塞米注射液与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混合后的液体中氢氧化钠和盐酸起中和反应,pH 值改变,呋塞米析出,析出结晶,导致溶液出现混浊。


临床常用呋塞米注射液与氯化钠注射液配伍,pH 值改变不大,不影响呋塞米的稳定性。


因此呋塞米注射液严禁与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推荐使用氯化钠注射液配伍。


4.依达拉奉


依达拉奉注射液多用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所致的神经症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及功能障碍。


但本药与含糖的输注液、高能量输液、氨基酸制剂有配伍禁忌,与这些溶液配伍后可使依达拉奉的浓度降低。


因此,临床上将依达拉奉加入适量生理盐水中稀释后静脉滴注,30 分钟内滴完。


5.埃索美拉唑


埃索美拉唑具有硫酰基苯并咪唑化学结构,在酸性环境中,其化学结构易发生变化,稳定性降低,出现聚合和变色现象。


葡萄糖注射液多偏酸性(pH 3.2-6.5),因此,常用 0.9% 氯化钠注射液稀释。


6.氨力农


氨力农结构中含有的内酰胺基在酸性条件下易水解。


因此,氨力农在葡萄糖注射液 (pH 3.2-6.5) 中不稳定,但氨力农在水中几乎不溶,须在乳酸中溶解。


临床上使用氨力农静脉注射粉针每支加注射用氨力农溶剂 1 支温热,振摇,完全溶解后,再用适量的生理盐水稀释后使用。


7.普鲁卡因


普鲁卡因是短效酯类局麻药,配制普鲁卡因注射液时,宜用 0.9% 氯化钠注射液进行稀释。


不宜用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因葡萄糖可使本药局麻作用降低。


8.硫辛酸


硫辛酸临床上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感觉异常,其化学结构含有二硫键的杂环。


该药说明书中规定不能与葡萄糖溶液、林格氏溶液及所有可能与硫基或二硫键起反应的溶液配伍使用。


可能是由于葡萄糖溶液呈酸性,会引起硫辛酸的开环,故不推荐使用葡萄糖溶液稀释配伍。


常将本品加入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如 250-500 mg 硫辛酸加入 100-250 ml 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时间约 30 分钟。


不宜用盐水配伍的药物


1.硝普钠


硝普钠作为速效降压药,水溶液不稳定,光照下分解加速。


临床上常用 5% 葡萄糖注射液配制成 0.05% 硝普钠溶液静脉滴注,生理盐水的 ph 相对葡萄糖的要高。


因此硝普钠在生理盐水中的稳定性较在葡萄糖中的差。


用法:该注射液应临用前用 5% 葡萄糖配制,避光滴注,并于 12 h 内用完。


2.水溶性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是能在水中溶解的一组维生素,包括 B 族维生素及抗坏血酸,他们作为辅酶或辅基的组成部分参与体内代谢。


水溶性维生素水溶液稳定的 PH 值范围在 5.6-6.1,浓度过高亦不稳定。


电解质离子会加速其分解。水溶性维生素与强电解质发生产生同离子效应、点位中和作用、盐析作用。使溶液中的不溶性微粒增多,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增加。


因此,水溶性维生素不能加入含有电解质的生理盐水中,可加入无电解质的葡萄糖注射液中。


3.人免疫球蛋白


人免疫球蛋白是用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健康人后,取其血浆或血清,经低温乙醇法纯化制备的免疫球蛋白制剂,含有 10% 的蛋白质。


因此最好不要使用氯化钠注射液进行稀释,氯化钠可能引起免疫球蛋白盐析而产生沉淀。


用法:注射用水将制品溶解至规定容积,直接静脉滴注或以 5% 葡萄糖溶液稀释 1-2 倍作静脉滴注。


来源:网络资料整理

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