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业交流 > 用药安全性再敲警钟

用药安全性再敲警钟

2018-12-08 23:20 阅读:2768 来源:爱爱医 作者:张绿如 责任编辑:点滴管
[导读] 对于非医学专业类人士,我们不应该给其使用液体类药物带回家,尤其是普通胰岛素,氯化钾等高风险的药物,首先因为非医学专业的人对无菌技术不了解,可能在配置药物过程中造成污染,引起输液反应或者其他情况

前两天,本地发生了一起医疗事故,因普通胰岛素用量超大导致患者低血糖性死亡,具体事件如下,患者既往有冠心病病史,每次住院医院都会输活血扩管的药物以及心脏极化液治疗,本次患者发病以后,患者女儿托在医院上班的护士同学,在医院购买葡萄糖注射液,丹红注射液,及心脏极化液,(即普通胰岛素、硫酸镁注射液、氯化钾注射液),回家后可能因为没看懂医嘱,在配制极化液时,把400U普通胰岛素全部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患者输注极化液后自觉眼前发黑,全身处冷汗,随后嗜睡,家属以为患者冷,就盖被子让其入睡,液体输完以后发现患者不对,拨打120急救,120接诊医生到场后发现患者已经死亡,了解情况后发现配制极化液时,将一只400U普通胰岛素全部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并且给患者输完,考虑是胰岛素使用超量,导致药物性低血糖引起的死亡。为此家属痛苦不已,才知道简单的输液导致亲人死亡。

此次事件一发生,等于给本地医疗界发生一次“地震”,上到卫生局,下到各家大小医院,都在学习整顿用药安全,旨在学习和汲取教训,严格杜绝院外输液,院外治疗,非院内药物不得擅自使用等等。各家医院都根据自己医院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整顿和学习。

从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首先,对于非医学专业类人士,我们不应该给其使用液体类药物带回家,尤其是普通胰岛素,氯化钾等高风险的药物,首先因为非医学专业的人对无菌技术不了解,可能在配置药物过程中造成污染,引起输液反应或者其他情况;另外,没有药物使用安全性的意识,很容易出现安全性问题,第三,对医嘱看不懂,尤其是医学类单位,像ml,U等精确度较高的药物,很容易出现超量和少量。第四,不懂并发症或者特殊情况的处理,输液过程得不到安全的监视。所以,对于一些特殊的药品,哪怕口服药物,也不建议在院外使用。

从这次事件中让我回想起以往临床上发生的医疗事件,大夫误把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20ml写成氯化钾注射液20ml,护士也没有发现错误,按医嘱把20ml氯化钾加到250ml液体给患者输,患者疼痛不易,后发现错误,及时换掉后没有发生事故;护士把氨溴索口服液当成氨溴索注射液加进液体瓶中给患者输注,事后大夫发现口服液找不见,最后在配药室垃圾桶中找见口服液残瓶,万幸的是患者没有出现不适症状。类似的事件很多很多,所以,再次提醒同仁们,一定要注意医疗安全,避免常规性错误出现,风险就在身边,稍微马虎就可能酿成大祸。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