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中下1/3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2018-05-08 08:39
阅读:4470
来源:骨科主治医师870问
作者:人***天
责任编辑:人间四月天
[导读] 正常胫骨干并非完全平直,而是有一个向前外侧形成10度左右的生理弧度,胫骨干中上段略呈三角形,胫骨前内侧面仅有皮肤覆盖,胫骨中下1/3交界处较细弱,略呈四方形,是骨折的好发部位。
正常胫骨干并非完全平直,而是有一个向前外侧形成10度左右的生理弧度,胫骨干中上段略呈三角形,胫骨前内侧面仅有皮肤覆盖,胫骨中下1/3交界处较细弱,略呈四方形,是骨折的好发部位。胫骨的营养血管由胫骨干上13后侧穿入,在致密骨内行一段距离后进入骨髓腔,故胫骨中下段骨折,由于营养血管损伤,软组织覆盖少,血运差等特点,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发生率较高。
对于稳定性骨折,或不稳定骨折已牵引3周左右,已有纤维愈合形成,可用石膏或小夹板进行外固定。但由于胫骨中下1/3骨折具有以上特点,骨性愈合期较长,长时间石膏外固定,对膝、踝关节的功能必然造成影响,另外,由于肌肉萎缩及患肢负重等因素,固定期可发生骨折移位,因此,对此类骨折采用开放复位内固定者日渐增多。内固定方法中,加压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曾被广泛采用,但近来研究发现,由于加压钢板的压力不易控制,压力过大可造成骨折端压迫坏死,影响骨痂生长,同时坚强的内固定,产生应力遮挡,使骨的生理应力消失,骨皮质因而萎缩变薄,拆除钢板后易发生再骨折,另外,一般加压钢板厚度大,也容易压迫皮肤造成坏死,临床上由于加压钢板使用不当造成钢板外露,骨不愈合,甚至形成慢性骨髓炎的例子也屡见不鲜。近年来用外固定架治疗此类骨折的方**逐渐得到重视,外固定架可使骨折得到确实固定,并便于观察和处理软组织,膝踝关节运动不受影响,应用较多。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