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肿瘤科医学进展 > 白介素17可抑制结肠癌形成

白介素17可抑制结肠癌形成

2012-05-08 09:42 阅读:1692 来源:健康报 责任编辑:申琼鹤
[导读] 从湖北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获悉,该院和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科学家共同解析了特征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7(IL-17)家族成员IL-17F,对于结肠癌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刚出版的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杂志4月刊上。 辅助性T细胞17是

    从湖北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获悉,该院和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科学家共同解析了特征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7(IL-17)家族成员——IL-17F,对于结肠癌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刚出版的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杂志4月刊上。

    辅助性T细胞—17是一种在炎症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疾病中起主导作用的效应T细胞,其产生的特征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7 (IL-17)越来越广泛地受到关注。迄今为止,已发现了6个特征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7家族成员IL-17A、IL-17B、IL-17C、IL-17D、IL-17E和IL-17F。有研究证实,IL-17F在免疫反应中发挥多重功能。过去的研究表明,IL-17A在癌症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对于IL-17F是否也在肿瘤形成中起作用却并不清楚。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童攒博士和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华人科学家董晨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他们的研究证实了IL-17F在人类结肠癌组织中分泌量要低于其在正常结肠上皮细胞的分泌量。为进一步证实其在结肠癌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团队将IL-17F超过正常分泌量的结肠癌细胞移植到小鼠体内,与移植了没有IL-17F的癌细胞的小鼠进行对照研究。研究者发现,超量分泌IL-17F的小鼠体内肿瘤生长明显减慢,在其肿瘤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标志物更少;同时用没有IL-17F基因存在的小鼠和正常小鼠为研究对象,建立结肠癌的肿瘤模型,发现没有IL-17F基因存在的小鼠,其结肠中的肿瘤数量均比正常小鼠要明显增多,并且肿瘤体积也明显较正常小鼠的大。研究表明,特征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7F具有抑制结肠癌形成的作用,而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肿瘤血管形成而实现的。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