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就医,体验感很重要:厕所没手纸、洗手龙头不出水、厕间门上没挂钩、小便池上无隔板、没有洗手液……曾经,北京多家公立医院的厕所就是这样。这种尴尬或将不复存在。9月7日起,北京市医院管理局针对今年推出的帮老助残、免费厕纸、扩增产床等多项重磅便民举措落地情况,组织对22家市属医院进行全覆盖、交互式检查。
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局长于鲁明等局领导分率22家市属医院院长参与互查。目前北京所有市属医院均已实现卫生纸的免费**,这意味着到市属医院就诊,将不会再遭遇紧急如厕找不到卫生纸的尴尬。
不仅仅是免费提供厕纸,为向患者提供安全、整洁、舒适的就医环境,在该局今年4月份制定下发的《市属医院卫生间管理规范》中,还对医院卫生间设施设备配备、卫生保洁服务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比如配备洗手液容器、为肠道传染病人提供专用的卫生间、设置隔板及搁物台方便患者搁置衣物及放置化验容器、儿科诊区配备儿童专用厕位等。
市属医院将加大设施改造投入。据初步测算,仅配备厕纸一项,在不出现人为浪费的情况下,22家市属医院每年将增加支出1200万元。对此,市医院管理局局长于鲁明表示:“市属医院必须牢记市属公立医院的公益定位,把群众利益摆在首位、放在心上,努力做为民、便民的‘行动队’,从提供厕纸这样的小处入手,切实增强群众就医获得感。”
公立医院长期处于垄断地位,缺乏向上的动力,患者体验感被忽略。一卷手纸,并无多少成本,医院为何不愿提供?一位院长说,厕所手纸是个“黑窟窿”,放多少都不够,有人素质太低,一卷一卷地“顺”走,不如不放。其实,素质低的人毕竟是少数,即便有人顺手牵羊,再补几卷就是了,何必因少数人的行为影响多数人的方便?如今,机场、地铁、宾馆、饭店几乎都有免费手纸,付出成本,赢得称赞。医院厕所没手纸,是服务落后的一个缩影。能挂上号就不错了,谈何体验感?
希望更多医院提供有温度、有人性、有品质的医疗服务,增强患者的就医体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