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视角 > 医学影像学习的“三重境界”

医学影像学习的“三重境界”

2016-06-08 20:43 阅读:1270 来源:医学影像服务中心 责任编辑:谢嘉
[导读] 宋青原行思禅师的参禅三境界:

    宋青原行思禅师的参禅三境界:

    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禅中彻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影像第一重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菜鸟入门,初学乍练,还怀着对这门手艺的好奇与新鲜,生活的逻辑尚未融入学问,以为山就是山,水就是水,一个征象对应一个病症,或几个征象锁定一个病变,并对这些征象有种信徒般的崇拜,最终在现实里处处碰壁,从而对征象与现实产生了怀疑。

    影像第二重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痛定思痛,征象的面具后隐藏着太多的潜规则,长毛刺的不一定是肺癌,界清不热的也未必不是脓肿,假作真时真亦假,一切如雾里看花,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很容易地我们在现实里迷失了方向,随之而来的是迷惑、彷徨、痛苦与挣扎,于是开始用心地去体会这个世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对一切都多了一份理性与现实的思考,山不再是单纯意文上的山,水也不是单纯意义的水了。

    影像第三重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这是一种哲学层面的反璞归真,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这一境界。知识和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不断的反省,对影像、病理、临床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知道影像作为一种手段,能做什么,做不得什么,这时,看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只是这山这水,看在眼里,已有另一种内涵了。不再纠结于征象与结果,拿起该拿的,放下执着的,蓦然回首,真理却在灯火阑珊处,征象还是有用的,结果不是那么重要的,温和从容,岁月静好……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